首页 2005年第1期

光启公园抒怀(初稿)

作者:姜雯雯

修复枚、这一信息。“遭了殃”后改句号。
  15.“用意”后的冒号改逗号。
  16.他是用西方的教义来补充儒学和佛学,而不是为了重新“诠释基督教义”。“儒”“道德观”上的双引号多余,要删去。游光启公园,徐光启一生的业绩和高尚的人品;有许多方面值得你“抒怀”,限于篇幅,应该有所选择,确定核心内容。古墓前有十字架的在全国极为罕见,把它修复,反映了当今社会上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好风气。把这一点选作“抒怀”的核心内容,文章就会既有新意又有深度。
  17.“生平事迹”怎能在橱窗里陈列?应该说明,其中展示着十几幅连环画,画旁用毛笔字逐一作了介绍。他的生平事迹中有许多亮点,如少年好学、生活节俭、躬耕田陇、编撰著作、力斥阉党、上疏练兵等等,建议从中选出弛怎样编写(农政全书),并说明此书的重要的学术地位。
  18.他的书法虽好,但在历史上算不上书法大师,建议选取碑封中的(刻几何原奉序)落笔,赞扬这位中西文化交流的开拓者的丰功伟绩。
  19.说天文台建在公园对面也是为纪念他的数学成就,显得有些勉强,宜据此引出他观测天象的场景。还有,墓茔是公园.的核心,不应一略而过。墓茔是什么模样,你产生怎样的思绪,应补出描述。
  20.不能说“有‘道’小湖”,量词用得不对。“绿苹如荫”的“荫”应作“茵”。伞亭四周不是“苍松翠柏”,而是山茶花、石楠、桂花、香榧树和垂丝海棠等,树上都挂着牌子,你应该仔细看看。
  21.重点介绍他的主要科学著作,这很好,但脱离了作为全文线索盼游踪,与前后两段文字也没有融成一体。建议移到十字架左侧橱窗展示的内容中去表述。
  22.一篇千余宇的短文,内容要力求凝练集中,把天津垦殖、遭魏忠贤党羽迫害等也写进去,显得芜杂,宜删。“修养”应作“休养”。
  23.公园里晨练的老人游客很多,怎会“安静”?他的孤独与无助,虽与上一段写他遭魏忠贤党羽迫害相关,但游离于全文的主线,宜删。
  24.在提到(农政全书》时,可以说明它与李耐珍、徐霞客的著作共同构成了明代科学巨著。但(本草纲目)等并不能使中国人了解世界,表达欠妥。
  25. 1840年的鸦片战争怎么会“记忆犹新”?它的本质是一场罪恶的侵略战争,你这样表达造成了明显的认识错误,要千万注意。你能改用转折复句来表达这层意思吗?
  26.赞美徐家汇,照应了开头,这是好的;但赞颂徐光启,妥纪念徐光启,发扬他的美德,才是全文的主脑,结尾不宜偏离主脑。
   (评点教师杜秉庄)
  
  
  光启公园抒怀(修改稿)
  姜雯雯
  
  漫步繁华的徐家汇商业区,想不到竟可以找到如此美丽的一方净土即光启公园。光启公园位于南丹路17号,占地1.28公顷,原名南丹公园,现在的名称是1983年为纪念明代大科学家徐光启逝世350周年而改的,其中的徐光启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园大门前两只大石狮威武轩昂,两柱华表赫然矗立,足有4米多高,石柱上刻有精美的仙鹤浮雕。再向前走,是一座石板小拱桥,桥底潭水碧绿,卵石叠出,荷花盛开,成群的五色鲤鱼在荷叶下嬉戏,泛起阵阵涟漪,透出温馨宁静的气息。
  走过了标有“文武元勋”的牌坊,是一条近百米长的墓道,两旁石羊、石虎、石马和石翁仲相对肃立。墓前竖立着一个高大的汉白玉十字架,底座用阴刻的镀金正楷赞扬他是—位虔诚的基督教徒。
  绕过十字架,便是巨大的墓墩,上有五个坟茔,正中是徐光启与夫人吴氏的墓,两侧是徐光启的四个孙子夫妇的墓。墓后托山环拥,上载青松翠竹,庄严肃穆。前方的墓碑上刻着著名数学家苏步青题写的“明徐光启墓”几个大字。我在墓碑前久久徘徊,思念与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十字架的右侧,橱窗里展示着一排黑底碑刻,镌刻着徐光启的《刻几何原本序》和诗词手迹,字迹端庄俊秀。我仿佛想见,在北京的一座尖屋顶的西式房子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正在详细地讲述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已过不惑之年的翰林院进土徐光启千边虚心地倾听请教,一边用毛笔认真地记录。夜晚他在油灯下根据记录伏案翻译,倦了,他在室内踱步,不禁心潮起伏:中国这个老大帝国,在科学技术上已落后于西方,只有虚心学习,才能急起直追!
  十字架左侧的橱窗里展示着十几幅连环画,画旁用毛笔字逐一介绍了徐光启的生平事迹。其中一幅画,画的是徐光启蹲伏在农田里裁种山薯芋。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父亲去世,他告假扶柩南归。当时全国各地水灾、旱灾、蝗灾不断,许多民众在饥荒中死去。为了赈救百姓,徐光启利用守孝三年的机会,从福建引入芋藤,亲自裁种,获得高产。他写了《甘薯疏》,倡议广种山芋来救荒。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他在辛勤耕耘、调查研究和杂采众家的基础上,写出了60余万字的《农政全书》。它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霞客的《徐宏祖游记》一起,成为明代科学巨著。
  看完橱窗,沿着曲折的小路随处走去,来到一个荷兰式伞亭。亭下池水波光粼粼,四面山茶花、石楠、桂花、香榧树和垂丝海棠等相映成趣。透过树丛,我的目光又回到了墓前的十字架。在十年浩劫中这个十字架和石英牌坊等曾被砸毁,去年新修徐墓时又按1903年时的照片恢复了原样。阳光照在十字架上,我仿佛想见,为了向传教土学习西方的科技知识,为了用西方的教义补充儒学和佛学,徐光启正在教堂里接受洗礼。十字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它象征着徐光启努力学习西方科学的远见卓识正在闪光,象征着当今在社会上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曙光在冉冉升起。
  走出公园大门,我望见马路对面的上海天文台的白色穹顶。我仿佛看见徐光启正在上面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天象,用子午仪计算数据;我仿佛听见他正在谆谆教导我们:年青人,努力吧,中国的落后是暂时的,中国的科技总有一天会重新领先于世界!
  (指导修改教师 杜秉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