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2期
漫谈散文写作
作者:马明博
觉经验的再经验,在字质语感的锻炼和体味中,酿造新感觉和新感性。对语言、感觉陌生化、奇异化效果的追求,使“新”散文写作者充分调动每一根神经纤维,让感觉的灵动流淌在文本中。
三、向短散文致敬
把散文写短,需要看淡稿费,看淡声名,看淡欲望和虚荣。
大凡写作,都是有话要说。作为语言的艺术,散文的短,更是对写作者表达艺术的更高要求。要在有限的篇幅内,饱含至关重要的价值和理想;要节俭,要反对语言的铺张浪费、大吃大喝;要以密度和质量作为衡量艺术价值的根本尺度;要摒
弃数量和体积要把生活的某个瞬间、某个片断纤毫无遗地呈露其复杂的质地和结构;要让时间慢下来、停下来,直到变成宁静但激动人心的文字。
散文虽短,但是能够表现出“普遍真理”和“具体实际”之间的复杂经验,其思想力量可以由咫尺而致千里。通过疏朗的文字,让人在城市的楼宇间,能够看到远方无边的群山,能够让朴索的心灵在红尘滚滚中得了平静、安详。
写作者能看见什么、能说出和听见什么;或者什么看不清,什么没能说出;或者在某个时刻,什么样的情绪、感受笼罩着在头顶上……这一切,都留存在散文里。在这里,散文是生活的影像是声音在纸上的异形;是写作者的心灵构建、拯救或者逍遥。
相对于长篇累牍的文章,要把散文写短、写好,需要克月限为苛刻的限制。要求写短,增加了散文写作的难度。
艺术创作的全部乐趣、光荣,就在于艺术比生活更纯粹、更本质,比生活更有形式感和想像力。优秀的散文写作者坚定地保持着艺术自尊。生活原本没有裁判者,散文写作者也没有至高的、决断的声音。但是,通过语言的表达,他们能够帮助读者识别混乱获得清晰,透过表层达到本质。
散文这种文体,作为一种生活,一种道路,一种态度,其价值判断,无法以商业价值为标准。散文的力度,不在于长与短。要求其短,是要求散文能够更近地切人生活,要毫不苟且地接近本质,直达心灵,要独立、敏锐,并且宽容。
生活是复杂的,难以宫喻的。写作是一种表达,一种追问。
真正优秀的短散文应纳世界于一花,把人生的主题浓缩为繁复、尖锐的戏剧,它是如此窄,又是如此宽、如此丰富。
向短散文致敬,向短散文的写作者致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