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7年第1期

没有文化的文化是可怕的

作者:韩美林




  看看一些画家出的画册,都是皱着眉头,托着腮,留着胡子,还露着胸毛,好像中华民族的苦难都在他一个人身上了。
  这些表面的东西并不是艺术。真正的艺术魅力,艺术素养的魅力是相当大的。大家都知道卡拉扬,他双手一举起来,一头银白头发抖动,美啊,都能让人鼻子冒汗。为什么?那个真是一位大家,是逼人的气质。
  大学毕业不一定有文化,文盲也不一定没有文化,文化是一种精神升华的东西,绝对不是那些表面文章。
  在弘扬民族文化这个事上,我们都应该做铮铮铁骨的好汉,不能卑躬屈膝。
  我认为,我们艺术家,包括学体育的也好,说相声的也好,戏剧家也好,音乐家也好,首先要有文化才行。要“头顶音乐,脚踩文学”,起码要达到这两个标准,不然怎么能熏陶我们的人民?
  “我来过,我很乖”。
  最近我看了一篇报道,一个8岁的孩子,父母生下她以后把她丢弃在草丛里,被好心人收养。这个孩子很聪明,四五岁就自己拆钟表、拆机器,拆完还能安起来。隔壁邻居电脑怎么也装不好,她看了说,“缺一个电阻”,结果还真让她说准了。这么聪明的孩子8岁得了白血病,大家都很疼爱她,可惜救不了她。大家问这个才活了8年的小孩子怎么理解这个世界,怎么理解这个社会。她就说了六个字:我来过,我很乖。
  想想,我们还不如一个孩子啊!活80岁又怎么样?
  人生酸甜苦辣都有,喜怒哀乐都有。我们应该把这个世界看得美好一些,那样,我们在塑造这个世界的时候,创造这个世界的时候,作品才会让大家觉得比这孩子的六个字还要感动人。
  想想地球上和我们共同生存的动物、植物,它们都是人类的朋友,都被伤害得那么惨烈。人类在最近一百年里砍伐的森林,是过去几千年来采伐总和的许多倍。人类已经不知足到这种地步了!
  我们作为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有思想,就应该对我们世界有点责任,没有文化是不行的。
  在我的眼中,世界是美好的。我的一万件作品,没有一件是悲观的,没有一件是叫苦的。我这一生受了这么多罪,但在艺术创作中,我就不悲观,就不叫苦,踩不扁、踢不烂,就是这么一条好汉。
  希望大家时常想想那个孩子,想想她说的那句话:我来过,我很乖。
  谢谢!
  
  点读
  韩美林是著名艺术家,在绘画、书法、雕塑、制陶等方面,都有极深的造诣。
  本文是作者在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演讲。
  本文一开始就给予文化以极高的定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仅要有实力,更重要的是要有魅力,这个魅力就是文化,就是艺术。”作者对文化的理解是深刻的,也是宽泛的,更加注重文化的精神内质。作者曾说,文化是一种升华的东西,绝不是表面文章。作者通过体操运动员李月久顽强拼搏、浴血沙场的事迹,说明文化是一种民族精神。通过词典中对动物的解释,说明文化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弊端。通过为北京奥运会设计“福娃”会标,海归派艺术家致力于中国画的创作,说明文化是一种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通过外行领导的故事,说明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观念。通过讽刺美术学院留长发的学生,说明文化是一种真正的艺术魅力。通过病逝的小女孩聪明、乖巧和乐观的感人事迹,说明文化是一种人生价值。通过自己的作品没有一件是悲观叫苦的,说明文化就是要凭借艺术作品传达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作者在阐明自己的观点时,不忘痛砭时弊,破立结合,正反对比,这样,就使得论述更加雄辩有力,态度更加坚定鲜明,使得本文具有了更加突出的演讲稿的风格和特点。在语言技巧方面,多用口语,既具有亲切感又声情并茂。语气也富于变化,时而慷慨陈词,时而娓娓而谈,时而讥讽诘问,时而诙谐幽默,时而语重心长,充分展示了一个艺术家的至情至性和高深的文化素养。
  (河北 苏艳霞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