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22期
神秘的投资人
作者:王世超
是打麻将,东家西家欠了一屁股零碎账,有时免不了干些小偷小摸的营生。若不是林三平经常接济他,一天三顿饭恐怕都成问题。
未及林三平把林老四撵出院儿,厢房里传出“咯咯”两声咳嗽,老林头从里面出来了。他用拐棍儿戳戳地,目光凶狠地瞪着林老四。林老四一惊,马上老鼠见猫似的溜了。
堂屋里,别人津津有味地吃着山村野味儿,林念元却好像没什么胃口,他不一会儿便放下筷子,对林三平说:“我吃饱了,你们慢吃啊!”说完又朝老林头那间厢房走过去。
此时,老林头正斜靠在床帮上,微闭眼睛轻轻捶打着他的老寒腿。感觉有人进来,老林头一睁眼,忙要下床招呼林念元,被林念元上前扶住了。
客套几句话儿,林念元忽然指着那副画像对老林头说:“林老伯,这位老伯是怎么死的呀?请您老给讲讲好吗?”老林头说:“好哩,俺就给你讲讲俺哥林金锤。那年,俺哥还不满18岁哩……”
3.五十年前
1944年冬天的一个傍晚,暮色沉沉,寒风呼啸。这时从卧盘岭上下来几个人,快速地奔向村子。他们是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正趁夜色把几个伤员送往山下养伤。
卧盘岭村的群众基础非常好,无论是贫苦百姓还是地主富农都站在抗日一边。听说队伍送来伤员,区委书记也来了。具体把伤员放谁家,区委书记沉吟了一会儿,说:“还是放在村西头徐清才家吧!全村子只有他家吃住条件好,又安全;其他人家恐怕连锅都揭不开了。”
徐清才是个开明地主。拥护抗日,从不和日伪来往。每年入冬,徐清才都给八路军提供大批的粮食,还有棉衣棉被什么的。有时区里也在徐清才家开会,他家看似不安全,其实倒是个很安全的地方。所以对区委书记这个提议,大家都没意见。
到了徐清才家,他开门探头瞅了瞅,看清后才点点头,忙打开大门让大家进来,带大家朝后院里走去。后院有两间隐秘的房子,旁边还有一扇暗门通向院外,又僻静又方便。遇到区里来人,徐清才从不多说半句话。他轻轻打开那间房门,只说句“这就烧火做饭”,就告退了。区委书记小声喊住他,指指几个伤病员说:“他们得在这儿住一段时间,要好好照顾!”徐清才爽快地说:“放心吧!”区委书记又让他赶紧弄几床被子过来。
徐清才走后,区委书记又觉得似有不妥。这阵子驻扎在县城的日伪军,老是冷不丁偷袭卧盘岭。他对旁边站着的林金锤说:“小林,你腿脚麻利,山前山后也熟悉,你到村外放哨去吧。老办法,提上马灯,发现敌人马上点灯报警。”
林金锤这年还不到18岁,春上才入伍。他说声“好哩”,转身就要走。区委书记又嘱咐他:“先去前院厨房里找点东西吃,填饱肚子。”
林金锤拎着马灯来到前院,徐清才的老婆和她闺女二丫,正在厨房里忙活着做饭。笼屉里有刚出锅的饼子,林金锤抓了两个便朝外走。二丫在后头拽拽他,将两个煮熟的咸鸡蛋塞给他。林金锤接在手里,看了眼二丫,二丫一抿嘴低下头,脸也红了。
徐二丫和林金锤同岁,小时候两个人就常一块儿玩耍。一晃长大后,两个人竟偷偷好上了。林金锤家里穷,经常揭不开锅儿,吃了上顿没下顿;二丫她爹徐清才是地主,是村里的首富。所以林金锤不止一次地偷偷想过:他和二丫家门不当户不对,要是村里人知道了,唾沫星子会吐他一脸!更何况现在参加队伍了,更不该想个人的事,所以把和二丫相好的事瞒得很严实,没旁人知道。他心想,等赶走了小日本再公开两人关系,把二丫娶回家。
山里女子出阁早,像二丫这样17岁还没出阁的女孩少之又少。二丫14岁那年,他爹徐清才就开始托人给二丫说媒,可二丫死活不愿意。徐清才以为二丫年纪小,便没勉强。过两年又说了几家,二丫也没同意,徐清才觉得奇怪了,但也没在二丫嘴里问出个所以然。有一天徐清才差点给二丫跪下了,哀求说:“姑奶奶哎,赶紧找个人家出嫁吧!不然,县城伪军中队长刘麻子可要登门提亲啦!爹不能眼看着你往火坑里跳啊!”
不想二丫眼睛一瞪,说:“爹,这个您不要怕,他刘麻子真敢来横的,大不了俺死给他看!”
徐清才知道二丫性子刚烈,带着哭腔跺着脚说:“二丫呀,你总不能在徐家呆一辈子不出阁吧?”
二丫却说:“爹,俺就是侍候您一辈子不出阁啦!”徐清才蹲地上捂住脑袋。
几天后,刘麻子果然亲自登门了,求亲担彩礼的队伍延伸到村外。徐清才像热锅里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搓着手跺着脚不知如何是好。二丫却说:“爹呀,您这有啥怕的!”转身便朝后院走去。
也就一袋烟的工夫,却见刘麻子从徐清才大院里出来了。跨上马,刘麻子一扬鞭子,咋呼一声:“开路!”求亲队伍前队变后队,“呼啦啦”出了村子……
再说林金锤走出村外,觉得一下子像掉进了冰窟窿,天冷得能冻掉人的鼻子。四周完全黑透了。天上没有一颗星星,通向村外的那条小道凹凸不平,不熟悉的人真能跌进山沟里。但林金锤却跟走平路一样走得老快。山道距村子三里远的地方有个高处,一旦发现敌情,村里人就能看到点亮的马灯,赢得时间转移。林金锤来到那地方站住了。
大约两三个钟头过去,村口放哨的突然发现了情况:只见山道上火光一明,紧接着火苗子蹿起老高,顷刻间便像一头火狮子,在风里舞动着!村口放哨的心里“咯噔”一下明白了:风太大天太冷,肯定是马灯里的油上冻了,林金锤把油弄在身上,把自己点着了……看到村外的火光后,村里马上组织转移,各家各户的粮食也都埋藏了起来,敌人扑了个空。
敌人撤退后,区委书记赶紧带人来到林金锤放哨的地方,找了半天,却什么也没找到。当时林金锤被火燃着后,挣扎了一阵,便栽进了旁边山谷里。每个人都流了泪……
说到这儿,老林头的眼眶里滚落两行浑浊的泪水,一旁的林念元许久没做声。
这时林三平过来了,他问林念元接着有啥打算?林念元方才愣过神儿,喃喃说道:“等我回总部研究一下……”
林三平一愣怔,觉得林念元的脸就像3月的天,说晴就晴,说阴就阴。
4.用人分歧
没过几天,林念元又回来了,马不停蹄地组织人员建厂,安装机器。不出三个月厂子落成了,林念元还给自己准备了一套房子,吃住也在厂里头。
机器安装调试完毕,接下来进行员工培训。不料在选定厂里高层管理人员上卡了壳:卧盘岭村连个高中毕业生都难找到!
村委会推荐林三平算一个,但林念元心里却不怎么满意,考虑到是村委会的意见,只好勉强点头了。
其实林三平心里也不想参加厂里高层管理,他觉得自己文化低,便对林念元说:“林老板,俺知道您是个厚道人,卧盘岭的乡亲们也对您放心哪!可俺山里人文化水平低,厂子里啥事儿您自己看着办就行了!”
林念元却说:“林主任,既然是合作,咱们就要遵守合作原则嘛!你们也要把眼光放远些,参加厂里决策不光是参与管理,更主要的是学本领嘛!”听得林三平直点头。
接着,他又问村里有读过高中的没有?林三平脑袋摇得像拨浪鼓儿。不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