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新课程背景下创建学习型教师队伍的思考

作者:石直平




  ③用班子凝聚人。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集体的核心力量,是教师集体的引路人、指导员、示范者。只有团结、合作的领导班子才能进发出极大的凝聚力。所以,学校要建设一个“勤政、廉洁、团结、务实、创新、进取”的科研型领导班子,以较高的服务、管理和教育水平凝聚和引导教师队伍。
  3.用科研作为培育学习型教师队伍的根本。
  构建教学、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教育科研培训模式,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是教师面向未来发展的成长需要,是发挥教师群体效应的需要,可以有效地形成团体学习的良好环境。新课改形势下的教师应该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在实践中,学校可以探寻沿着“学”、“听”、“练”、“比”、“写”、“研”六条途径来开展教育科研培训。
  学。①向书本学习。学习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理论,组织开展新课改的深入学习等,可以制定学习制度,要求教师每年研习若干种教育理论或本学科理论。以拓展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②通过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案例分析、问题探讨等,促进教师间的思想交流、讨论研究、相互学习。③开展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的综合能力。④多走出去向社会学习,了解多行多业的发展状况及对教育的需求,以更好地调整教育教学,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听。要求教师必须深入课堂听课,组织开展各类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的教学。要规定教师听课的数量和听课的质量,要求作好听课纪录,学会客观科学地评课。
  练。要激励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勤学苦练。本着发展完善的观点、分层要求的原则,把每个人安排在适当岗位上,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注意培养积极上进的青年教师,对他们提出理论学习方面和实践锻炼方面的高要求。通过“压担子、给场子、教法子”,培养出一批批名师。
  比。要开展多种多样的业务竞争,促进教师成长。如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教学设计竞赛、 “爱生故事”演讲比赛、优质课竞赛等,在比中见高低,在比中促发展。
  写。要求和鼓励教师做读书笔记,写阅读后记,记录教育教学的体会,写案例分析,记教育教学故事,撰写教学论文等。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评价,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研。要求教师具备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发现新现象的意义,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结合教改发展和学校实际,确立学校科研课题,要求人人参与,每个教师都应根据自身实际,围绕学校课题,确立切实可行的子课题,开展课题研究,不断提升自我。
  培育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将有效地促进教师的自主更新、自主完善、自主发展,充分发挥群体和个体的潜能,推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广西平果县教育局,531400)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