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高中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及其培养策略
作者:齐 梅 唐甜甜
某学校的一节高三英语复习课。在这节课上,教师采用了“自主测试法”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具体做法是:学生自己选择试题,出一套完整的试卷,并做出标准答案。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互相交换试卷,并认真评分、讲解。中间出现问题,可以随时请教老师。在课堂上同学们忙着总结知识,那种懒散的现象没有了。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并能切实找出不清楚的知识请教老师。自己命题使学生有了展示的机会,试题设计合理,字迹整洁漂亮,讲解也有条理,俨然是一位位老师了。下课后,同学们都说: “这堂课时间过得可真快。”“以后要都是这样上课就好了。” “我喜欢这堂英语课。”……[5]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课堂上营造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给予他们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对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极其重要的。学生们只有获得了充分的自我参与的机会,才会迸发出巨大的学习热情,主动地参与课内外英语实践活动。只有达到了这种境界,英语教学才真正达到了目的。
(二) 尊重和理解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英语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特别需要师生之间默契与紧密配合,营造出一种较理想的师生互动、知识与情感水乳交融的课堂气氛。有这样一个教学情境:
一堂英语新授课。在教授新单词“dress”时,为了更好地运用这个单词,教师做了一下调查: “How manydresses do you have? What color are they?” ( 你有几条裙子,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 ) 没想到问到一个女孩子时,她站起来支吾了半天,也没有回答出来。正当这位教师纳闷时,班里的一个捣蛋鬼开始起哄了: “她不穿裙子的,她是个男人婆。”声音虽然不大,可大家都听见了,顿时一阵哄堂大笑。那位女孩站在那儿,脸涨得通红,十分尴尬。如果此时,教师马上叫她坐下,对刚才发生的事置之不理,想必她会难受一节课,甚至更长时间。如果对这个起哄的男生训斥一通,也不是明智之举。“Oh,it’s nothingwrong. I am the same with you .I don' t like dress either.So Idon' t have any dresses.” ( 哦,那没什么,老师也和你一样,也不喜欢穿裙子,我也没有裙子。) 老师这么一说,刚才起哄的学生有点不好意思了,而那位女同学的脸色也渐渐自然了。下半节课,其他的学生也因为老师这件事处理的很得体,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课堂,可想而知,这堂课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6]
我们知道,高中生的情感变化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会给学习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上尽可能地运用巧妙的方法消除学生因各种原因产生的不良情绪,赞扬他们的优点,并能宽容他们的缺点,使他们以最大的积极性进行学习活动;在课下,教师应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缩短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尊重、爱护学生,善于鼓励和帮助学生;认真、细致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征。
(三)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随着英语学习程度的加深,高中阶段的大多数学生对英语渐渐地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态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采取一些灵活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由被动的知识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
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高中英语语法课。它不同于传统的课堂单靠教师枯燥的讲解,而是采用了音乐教学法。教师运用英文歌曲“Rhythm of The Rain” 来复习语法,首先在播放音乐之前,教师先将歌词发给学生,并告诉学生听两遍音乐,完成下列任务: 在歌词中找出非谓语动词、祈使句、倒装句以及各种从句。学生边听音乐,边分析歌词,没用多长时间便完成各项任务,找出了下列内容。
Listen to the rhythm of the falling rain,telling me justwhat I have been. (非谓语动词)
Let me be alone again. (祈使句)
But little does she ( 倒装句) know that ( 宾语从句)when she left that day alone with her. (时间状语从句) Shetook my heart.
然后,教师让学生读出这些句子,并把他们抄写到黑板上,同时让学生说出这些句子的语法形式,并做简单介绍。随后,帮助学生将复习的语法项目按使用方法依次归纳。[7]
这样,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复习了很多内容,他们的思维产生了很大的跨越,分析与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这种教学方法,使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学习的主动性都调动起来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参考文献
[1] 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M]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55.
[2] 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连榕.现代学习心理辅导[M] . 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50.
[4] 黄远振. 情感的内涵及其与英语课程的关系[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 (10) :13.
[5] 于婷.英语复习课的一点尝试[J] . 新课程教学案例,2005. (3) :34.
[6] 周晓艳.教师如何面对学生的尴尬[J] . 新课程教学案例,2005. (5) : 45.
[7] 李德新.英语教学中音乐的选择与应用[J] .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 (7) :4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