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作者:金栋华

我们尊重学生的意愿,由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试卷,不作硬性规定。遇到不能自我判断的,任课教师帮助指导其选用哪一类的试卷。一般说来,大部分学生会选择A卷;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选B卷,既能得到较好的分数,又能增强学习的自信心。经过一段时间后,随着学习的进步,在建立自信之后鼓励学生选择难度高一级的试卷,促进后三分之一学生的转化。出两种试卷工作量较大,不可能每次测试都出,因而也可以将一份试卷题目分AB两类,供学生选做,这样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或在试卷末出些附加题,使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有“用武之地”,后三分之一的学生也可以先做。
  我们让有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获得展示能力的舞台。举办文艺汇演,让喜欢音乐的学生有机会一亮歌喉;举办田径运动会,让体能较好的学生去尽显运动的健美,举行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常见的球类比赛,让球类运动爱好者去当“运动健将”尽显风采;举行书画展,让擅长书法、喜爱丹青的学生能有机会去发展“书法家”、“画家”的梦。尽可能的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去尝试成功,去获得赞美,即使学生参加上述活动表现一般,也要想尽办法因人因事开展特殊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在开展各种活动时,我们告诉学生,即使你不能成为牛顿、钱学森,但你可能也有机会成为徐悲鸿,或者李谷一,或者成为刘翔、姚明……总之,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了小小的成功体验,使他们产生了自信心,这就是成功的教育。
  
  三、一点反思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存在着许多问题。过度强调学生学科知识体系,忽视人文性,以测试为唯一的评价形式,强调对单纯的知识结构的考查,重结果,重成绩,重选拔和淘汰,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和伤害。我们倡导《中小学生成长全记录》的尝试,是对传统学生评价方式的重大改革,需不断完善。因此,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多元的评价。“很好,再试一试”,恳切的激励,能让失败孕育成功;“差远了,别骄傲”,一味地告诫和责难,会让后三分之一学生偶尔得来的一次成功带来的喜悦化为乌有,甚至失去再作新尝试的勇气。教师要充分运用学生心理规律,尽可能多用表扬武器,运用科学的评价,帮助后三分之一学生维持良好的成功情绪体验,树立创佳绩的信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