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9期
情绪过极亦致病
作者:王 健
喜 是心情愉快的表现。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中医学认为,笑能使“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现代医学则认为,笑能使血管扩张,胸、腹、面、颈、头部肌肉得到锻炼,全身器官和内分泌活动加强,从而促进人的心身健康。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说“喜悦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但是喜乐不可过度,否则就会伤身。《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故事,就是讲他数十年寒窗不得志,一旦中举,高兴得举止发狂,疯癫而不识人;宋将牛皋活捉金兀术后,狂喜过度,大笑而死。在现实生活中,有的老年人,特别是罹患疾病的老年人,当听到喜讯时,会因过度兴奋诱发脑溢血,导致乐极生悲。
怒 中医认为“怒伤肝”。如果大怒不止则伤肝,肝气上逆,血流加快,可见面红耳赤,胸胁疼痛,甚则精神失常,吐血,死亡。这样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发生。如父亲怒斥不孝的儿子,骂着骂着,突然手捂胸口倒下了。这是因为大怒引动肝火,导致血压上升,心跳加快,耗氧量增加,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时常发怒对慢性胆囊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发展影响很大。慢性胆囊炎病人往往可由于生气和恼怒而导致急性发作;而长期郁闷,免疫功能下降,气机不利则血液运行不畅,气滞血瘀于肝脏,致使急性肝炎发展为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或肝癌。
思 就是集中精力考虑问题。一个思考全面的人,往往办事周到,遇事有办法,工作井井有条,事业上能取得较大成绩。中医认为,“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气。《素问·举痛论》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阴血暗耗,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神情萎靡,失眠多梦,严重者可引起精神症状;气机郁结阻滞,脾的运化无力,便会出现吃饭不香,脘腹胀满,甚至产生消化道疾病。
总之,人的情志活动要保持适度,不要大起大落。遇兴奋事能沉着冷静,防止行为偏激;遭不幸事要正确对待,避免精神崩溃。情绪经常处在乐观、愉快、安静、平和之中,这对于养生十分有益。
(详细内容敬请收听东方广播电台“都市792”每周六5:00的“健康早班车.博士谈养生”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