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5期
生活之友
作者:佚名
150亿元人民币。和其他产品一样,抗菌产品在成长过程中,也必然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因此,在使用这些产品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享受这些产品带来的便利,也要正视它带来的问题,如消费者可以结合自身情况正确选择相关产品,再者也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更换另一种品牌等。
在九寨黄龙体验高山反应 朱建平
去年夏天,旅游去了九寨沟。相距不远的九寨和黄龙两个景区的自然美色与藏羌风情深深地印在了脑子里。作为一个医生,还亲身体验了轻度的高山反应,并对此有了更深的了解。
高山反应,也称高山病,或高原反应。从理论上讲,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称高原,九寨沟景区海拔在2500米左右,但是通向九寨沟的一些盘山公路及黄龙景区的峰顶海拔在3500米左右。
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逐渐稀薄,也就是气压降低,空气中的氧分压也相应降低。对常年生活在海拔较低地区的人来说,大气与肺泡内氧分压之差缩小,会影响到血液的氧含量,使人体组织缺氧。
因个体差异与身体状态的不同,每个人的高山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在海拔上升了几百米后就会有明显的反应。来自沿海海拔较低地区的人,有的到了海拔仅1800米的昆明就会有明显的反应,而大多数人在进入海拔3000米左右地区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但几天后大多都能适应,所以,最初几天的高山反应也称做高山适应不全症,适应后可正常进行一般的体力和脑力活动;在海拔4500米以上,有些人因缺氧,心率加快可达每分钟100次以上;海拔5 300米被认为是人体代偿能力的临界高度,绝大多数人不能耐受。
到九寨、黄龙旅游,绝大多数人都是能适应的,我们的旅游团里年龄最大者已70岁,照样“游兴”不减,孩子和年轻人大都没有明显的反应,像我这样40岁以上的人。有一部分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头痛,呼吸费力,时不时要来个深呼吸。在海拔2500米左右的九寨沟景区没有人因高山反应而影响了观赏景色,在海拔3500米左右的黄龙景区,游览是一路向上,有些人反应重一些,出现头痛、耳鸣、反胃、全身无力,但面对黄龙独有的钙华岩、五彩池等仙境般的景色,休息一会儿,感觉就会好一些。
高原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民族风情、历史遗迹,对旅游爱好者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海拔3000~4000米地区的高山反应,绝大部分健康人都是能够耐受的,只是患有各种心脑血管、肺部等疾病的人应避免去高原旅游。一些本来体质不好和上了年纪的人应量力而行。另外,旅游活动时应放慢节奏,不要跑、跳,不要大声谈笑:别吸烟,烟雾中的一氧化碳比氧气更容易溶于血红蛋白,会加重人体缺氧;不要饮酒,适当多喝水,以利排尿,降低血液酸性以增加携氧能力,同时,饮食应清淡一些。吸氧可以减轻高山反应,在一些景点可以买到氧气袋:出现头痛难受的人可以服用阿司匹林;若反应剧烈难以耐受的则应暂时停止旅游活动,休息后仍不能缓解的应下降高度;极少数出现肺水肿、脑水肿的人则需急救治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