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作者:杨新勋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海阔故事汇
“衣笐”一句看似写实,在简洁白描中将作者的感情再次蓄积起来,是敛势,为“可怜无以永今朝”张本;同时,又是含蓄的抒情,在不动声色中,将作者的感情委婉深沉地流露出来,酝酿浓郁的感情氛围。与别本诗相比,此句改的是“蛛结网”。蛛网本是自然界中的事物,在唐代已多次被人吟咏,但含义和色彩并不一致。黄庭坚《戏答赵伯充劝莫学书及为席子泽解嘲》有“蛛网锁砚蜗过梁”句,其《题槐安阁》有“垣衣蛛网蒙窗牖”句,都是表示人去物在,世事沧桑之意。在哀悼孙氏的《哀逝》中,首二句云“玉堂岑寂网蜘蛛,那复晨妆觐阿姑”,也是用蛛网表达了对人逝物冷的感叹。在这里,黄庭坚变“蛛网”为“蛛结网”,同“网蜘蛛”一样表现了他善于灵活运用、长于表达的能力;同时,更深沉地寄寓了他对妻子去世的感喟。昔日,妻子于此试衣梳妆,一笑一颦,印于脑海;如今,不但妻子不见了,而且衣架妆台上竟有蜘蛛结网。今昔对比,昔胜今衰,变化沧桑,无限凄凉、悲伤的感情自然透过景物隐微曲折地流露出来。在细微体察中正间接见出作者对妻子的真切、丰富和浓挚的感情;亦可见出孙氏在黄庭坚心目中的地位和二人融洽的关系。于是,引出了直抒悲情的结束句:“可怜无以永今朝”,似无助的呼号一样,再次将作者对孙氏的感喟和怀念直接表达出来,将抒情再次推向高潮,令人为之落泪、叹息。作者将“斯人”改为“可怜”,仍以第一人称来怀念哀叹妻子,直抒胸臆,与以上作者所见相合,与全诗意境吻合,增强了抒情表意的色彩,将感情抒发饱满,将意思表达完整,具有摇人心旌的感染力。对比别本诗之“琼枝玉树埋黄土,衣笐妆台?绛绡。故物尽能回白首,斯人无以永今朝”四句,末二句亦见出作者的概括和镕裁功夫。
本诗意思上大致以前四句为一部分,写作者在妻子死后无限惆怅、迷惘以致产生人生虚幻、现世与冥世相互转化的感觉,可以看出孙氏去世给黄庭坚带来的打击和留下的伤痛。人生如梦,繁华易逝,夫妻分手,现实中蝶飞人亡,孙氏撒手人寰,命归黄泉,作者只得“灯残风雨送芭蕉”。在此,作者将悲伤、痴迷化为泪水、情绪倾泻了出来,是对孙氏去世的感喟和哀悼。后四句为第二部分,写妻子去世的不幸与作者对她的深深怀念,其中含有黄氏的愤激和呼号。在此,作者用“玉树”来刻画妻子的高洁,用“尘土”对比衬托,进一步突出孙氏的品格;但是,命运多舛,不幸早逝,非人事乃天命?选使作者承受不能已之情而永怀之。
字字写来皆是血,句句凄恻见人心。
诗句感伤浓郁,诗意真切哀婉,浑然相融,构成了凄迷哀伤的艺术境界,表现出作者痴迷悲伤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感人至深。大量典故的运用,使全诗抒情写意含蓄隽永,意味深沉,似有李商隐诗之绮丽而情感、意味朴素质实,与义山诗自然有别。第二句和结束句在形式上似有重复,但亦加重了抒情色彩,迂回哀婉,并将作者痴迷、深沉的悲伤归落在现实的孤寂、冷落和痛苦中,归落在对孙氏的怀念和哀悼中,真实、沉痛,自有成功之处。
①《黄庭坚诗选》第20页,黄宝华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