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论部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淡化的主要原因

作者:熊 飞 郭秋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对转型时期所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失误和问题,部分高校学生由于不能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这些问题,使他们感到迷茫、困惑,最终导致他们的主流意识形态淡化:否认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动摇了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
  
  3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的缺失,影响部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提升与巩固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大学生正确政治观的主要机构。其宗旨和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杜绝各种错误思潮在高校的蔓延。
  然而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并不很理想。面对实践中提出的大量的崭新课题,面对一些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高校做出有针对性的令人信服的回答还不够。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干巴巴的教条,从来就不是简单的说教。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打动人心,要入耳入脑,就不能回避大学生思想认识中的理论问题,就不能照本宣科,搞形式主义、搞空对空。理论不联系实际,不仅不能解决学生思想中的实际问题,反而只能损害和败坏思想政治工作在大学生中的威信。使非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横行,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逐渐淡化。
  “两课”教师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培养过程中的关键位置是十分清晰的。提升和巩固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两课”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列宁曾经指出:“学校的真正性质和方向并不由地方组织的良好愿望决定,不由学生‘委员会’的决议决定,也不由‘教学大纲’等等决定,而是由教学人员决定的。”[2]然而在高校,有的“两课”教师一味追求所谓课堂效果,针砭时弊,对社会丑恶现象一再曝光,违背了坚持正面的舆论导向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以致使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发生了动摇;有的“两课”教师片面强调心理健康教育,避而不谈政治导向问题,这种现象不仅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德育课中应有的地位和份量,也削弱了德育课在大学生成材中所应起到的主导作用。
  目前有部分高校认为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道德去要求全体大学生是不切合实际的。对大学生党员和大学生干部尚可以这样要求,但对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基础道德文明的教育更为重要。这种观念没有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有一条原则绝不能动摇:那就是鲜明的政治导向和思想导向。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不要以为有一点精神污染不算什么,值不得大惊小怪。有的现象可能短期内看不出多大坏处,但是如果我们不及时注意和采取坚定的措施加以制止,而任其自由泛滥,就会影响更多的人走上邪路,后果就可能非常严重。”面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挑战,他明确要求:“马克思主义者应当站出来讲话。”[3]正是由于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对部分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巩固和提升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4大众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冲击,导致部分大学生的崇高理想失落
  
  大众文化是一种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文化商品生产为特征,以大众为对象的流通文化,其主要功能是娱乐。由于没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倾向,无论持何种政治见解、何种政治立场、何种价值观念的人,都可以在大众文化中寻找到自己最需要的“文化产品”来进行消费,从而获得精神和心理上的舒适、宣泄、抚慰。
  大众文化在校园的流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紧张和内心焦虑,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但毫无疑问,大众文化的局限性也是十分明显的:它的中性面、非现实性,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模糊善恶、挑战道德导致部分大学生的崇高理想失落:价值观扭曲,精神境界降低。
  大众文化使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扭曲。大众文化只要游戏,追求感官刺激,不顾道德原则,很少考虑其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使部分大学生在一种忘却自我意识或自我判断的状态下,感受着大众文化带来的某种浪漫、奇异、刺激,淡化了他们的道德意识。在许多大众文化作品中,华丽的形象消解了文化的深层内涵,经验的直接性取代了价值的超越性,瞬间的体验取代了永久的回味和思考。使部分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和价值信念在这种轻轻松松、舒舒服服的享受当中悄然退隐、逐渐消解。它诱导部分大学生丧失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和对崇高人格的塑造,分散了他们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关注和热情,消解了他们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造成部分大学生政治意识淡化,价值观念扭曲。
  大众文化使部分大学生精神境界降低。作为偏重娱乐性的感性文化,大众文化更多地借助于接受者的“感官”而不是“思维”来传播。使部分大学生只喜欢和关注那些形象性的、浅层次的东西,而对那些深邃的思想、意义和价值不再敏感和有兴趣。大众文化产品普遍缺乏创新性和文化品位,为了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它们必然要迎合多数消费者的文化口味,压制和消解文化产品的独特个性、韵味和风格。而无个性的文化必然会使大学生在是非辨别、价值判断以及艺术欣赏等方面容易陷入混乱,丧失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导致部分大学生的精神境界降低。大众文化诱导青年追求吃、穿、住、行的高消费, 助长了部分大学生追求物质享受,使他们很难沉浸到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追求中,导致部分大学生的崇高理想失落。
  总之,大众文化所宣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与主流文化主张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大众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导致部分大学生崇高理想失落,淡化了他们的主流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列宁.列宁全集.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Talk about the Main Reason for Mainstream Ideology's Desalination of the Partial University Students
  Xiong Fei Guo Qiuguang
  (Sociology Department,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330029)
  
  AbstractPresently,in the Chinese university,the fact which people all agree is that mainstream ideology of the partial university students has desalinated.There are the main reasons:In the globalizational time,the west ideology seeps to the university and corrods value faith of the partial university students.In the social reforming time,some questions vacillate the communism ideal belief of the partial university students.University's thought political work flaw has affected promot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the partial university students' mainstream ideology.Mass culture impacts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causingthat the partial university students lose their lofty ideal.
  Key wordsthe partial university students,mainstream ideology,desalination,main reason.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