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基于心理学原理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作者:王 晶
2.2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心理空间调控
格式塔心理学派断言:认知对象到大脑皮层都是能动的力的结构,人的心理活动存在于人的心理空间或生活空间,生活空间所发生的事件能够决定任何一个情境下的行为而呈现不同的分化程度,不同的分化程度取决于个体所累积的不同的经验的数量和种类。格式塔心理学还认为行为环境由事物构成,行为环境中的若干事物又构成格局,由此可见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但不绝对拒绝分解。因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格式塔理论中的“心物同型”的原理对课堂中的影响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各个环节做到有效的评估和适当的调控。具体关注以下几方面:
1)学生情感的调控。虽然处在大学阶段,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态度和英语程度却是各不相同。在不同的生活空间显示不同的分化,成绩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办法力争缩小他们之间的差距,主要是调动起他们学习的内部动机,因为内部动机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比如可以鼓励他们创办富有个性的英语刊物,多参与校内外的英语沙龙活动,做与提高英语能力相关的兼职工作,如英语编辑、翻译、导游等,从而不断推动他们的英语学习;
2)个性发展的调控。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认知情况制定出具体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学生未来的发展领域不同,因此有可能导致他们潜意识中的英语知识有倾向性学习的现象,教师对此应给予尊重,在完善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给予个别指导;
3)环境的调控(包括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行为环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格式塔心理学中最重要的关系,这个关系的重要性质之一是对应性。人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的影响,虽然学习环境属于外部学习条件,但它能够促进内部学习条件,二者共同抵制各种消极因素的干扰。格式塔心理学中的“事物”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而是行为环境中的事物,良好的学习环境往往能通过耳濡目染而达到刺激神经从而提高兴趣的作用。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经常举办English Competition, English Party、Movie, English Corner, ect.;同时教室里也应该布置一些“英语角”,“英语擂台”等,渲染英语学习的气氛,这些活动都能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他们的英语知识,提高他们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4)测试。强调学习和测试一体化,每次课程学完之后,都要对所学内容提供测试参考,一方面检查学习效果,教师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及时查找问题;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增强学生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
2.3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动态结构
行为场(行为空间)与物理场(地理空间)是有区别的,不一定是真实对应的,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真实对应的,也就是说人们通常能够肯定自己得到的外部世界的印象反映事物的本身。可以筛选出事物的三个特征,它们分别地和联合地成为事物的构成要素:形状的限定性、动力特性和恒常性。
以上所有陈述意味着学生认知的整体过程是像力那样的东西,是那种超越于单纯的静止事物的东西,以及产生重大影响的东西。在进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时,既要注重课堂教学的静态结构,即教学环节;更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动态结构,即教学步骤,每一堂英语课都应该是相对完整的整体,使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系统,发挥最好的效应。
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影响着教育和教学,实践证明,将心理学原理应用在大学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过程中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级教育阶段肩负着培养能够满足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的重任。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突显出来,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力争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育技术、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所突破,使教学模式更有助于学生英语实用能力的提高、更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把英语教学推进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Alderman M K.Motivation for Achievement:Possibilitie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2nded.).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ublishers,2004.
2Mayer R E.Multimedia Learn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3Ga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