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论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质量观
作者:王 瑞
所谓个适应性,指的是教育满足学生的个性完善与主体性的主动构建、弘扬与完善的程度。这种质量标准的价值取向是在人文主义旗帜下赋予学生以主体地位,强调教育对人之所以为人,本身而不是作为社会工具的人的训练、陶冶与发展,即认为对学生固有潜质的发展与完善的追求要优于外部功利目的或知识的追求。个适应性取向的质量标准的实质,是教育的人文质量乃个人本位价值观的体现。依据个适应性取向制定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强调的是学生导向和人文导向,注重考察高等教育服务在多大程度上适应了受教育者个体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
内适应性取向、外适应性取向和个适应性取向,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坐标体系中的三个基本维度,三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内适应性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体现,是外适应性质量和个适应性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提升内适应性质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外适应性质量和个适应性质量的提高,内适应性取向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根本价值取向,这是由高等教育传承和创造高深学问的基本价值取向所决定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下,外适应性取向和个适应性取向是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基础,其中个适应性取向应该成为高等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高等教育质量应该是内适应性取向、外适应性取向和个适应性取向统一。高等教育要在适应社会发展和遵循自身规律、满足学生自身发展三者之间选择最佳结合点,寻找三者之间的平衡点。努力处理好高等教育质量的长远追求、学生个性发展和对社会的相对适应之间的关系。
3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质量观的特征
总的来说,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质量观具有发展性、多样性和整体性三大特征。
第一、发展性。发展性有三重含义:一是以高等教育发展为核心,为高等教育发展服务的质量观;二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高等教育质量,通过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三是质量观本身就是变化的、发展的,不能固守僵化的发展观。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的时代主题就是发展,是通过发展高等教育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受教育需求。事实证明,就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实际来看,没有高等教育的发展根本就谈不上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因此,确立高等教育质量观,就应该是以发展为核心和主题的质量观。同时,质量观是随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主题而变化发展的,不同时期确立的质量标准应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而不是背离和限制高等教育发展;
第二、多样性。多样性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典型特征,高等教育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①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人们出于各种目的而接受高等教育,把接受高等教育作为实现个性发展和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②办学主体多样性。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和机构、民间团体和公民个人参与到办学过程之中,举办不同性质和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③教育目标多样性。随着学生求学目的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高等教育机构除注重人才培养外,还会增加产业开发、社区服务、职业培训、提高文化知识和教养水平等目标;④培养方式多样性。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在课程组合、安排方面由被动转为主动,有更加灵活的学习时间与空间,各种培养方式同时并存。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这种多样性特征,要求确立多样性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其实,当前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呈现的灵活性与多元性,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越来越远离规范化轨道,这些多元性都有严格的质量定位。这种质量定位是基于不同教育层次、类型、培养目标与职能来确定的;
第三、整体性。“质量是一个包括高等教育所有主要职责与活动的多层面概念”。在当今时代,虽然高等教育仍然主要以培养人才为主,但高等教育的职能范围和活动空间已经得到了极大发展。从动态维度上看,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包括发展理念、发展速度、发展结构、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从静态维度上看,高的功能教育发展质量包括学校软硬件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可见,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已经不是一个单方面的概念,它的内涵已经扩展到方方面面,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因此,我们构建的高等教育发展质量观应该是一种整体化质量观,从总体上,而不是从某一方面确立高等教育质量发展观,去评价高等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1).
2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
3潘懋元.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战略.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论集(中)[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武毅英.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观.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论集(中)[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5张应强.高等教育质量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论集(中)[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6廖湘阳,王战军.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现实背景与支持条件.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论集(中)[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7薛天祥,周海 ,时伟.高校扩招与高等教育质量保证 .高等育理论研究精论集(中)(下)[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8程凤春.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操作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9 马万民.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10 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陈学飞,秦惠民.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论集[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D].教育参考资料,1999,(7-8).
On Quality View of Popular Higher Education's Development
Wang Rui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Management,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0031)
AbstractAs the popular course of our higher education picks up its speed,people begin to pay close att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s development.To investigate and study the quality view of popular higher education's development which is fit for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will have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n measuring and evalu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our higher education scientificly and pushing our higher education's healthy and sustained development.
Key wordspopularization,higher education,development quality view.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