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工程图学CDIO立体动态教学平台的探索
作者:姜桂荣 李大龙 赵炳利 董永刚 郭长虹
对科研实例的模型进行结构分析和研讨,在实践中互动,在讨论中争辩,在推理中想象,在思想上碰撞灵感的创意火花。即学生在设备简模的对视分析和老师恰倒好处的导语中,感受创新者的心路旅程,萌动出极大的创作欲望和兴趣。
这种在画大图前,策划装置简模和编设的讨论题,然后学生交出总结报告,再进行该装置中某零件的测绘和某装置的画图方法,使学生在激动兴奋中高效率的完成任务,达到的效果如下:①绘图实练;②创新思想启迪和应用方法;③与专业课拉近距离;④讨论提高中感受团队的智慧力量;⑤善于抓纲提领行文归纳。
4 实例操作应用
比如以封头无胎冷旋压机科研实例进行剖析,在绘制零件图前,通过简易木模型直观的向学生介绍如何通过无切削技旋术实现封头压工作原理,封头成形需要的基本运动形式:压、顶、旋、撑、转、移等动作实现的由来及如何跳出常规思路创新出新型先进结构。配合多种记忆深刻的声、形、动、色彩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积极主动实践。这一过程需要老师适当导引,启发学生个性运动结构的理解想象改进的描述,以学习小组形式完成,代表发言讨论,老师评定。以团组给出判分,考察团队合作能力,将分数加到绘图总分中。克服大作业图采分点仅查学生画图基本功而忽视创新意识评价的问题。在小组代表发言讨论过程中,老师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借题发挥,一串串的亮出创新思路所产生的崭新结构的变化,在新旧运动方式上的变化所带来的先进技术展现上,让学生感悟创新的心理路程的喜悦和自身价值的再现,明白怎么才能够顺利的完成创作。同时更深刻理解到现在所学知识和如何应用的重要。在这些准备工作就续后,将该设备分成若干个小装置,然后以组为单位绘制装配图,并且补加绘制报告,包括装配图的工作原理,每个件的作用,新旧结构比较和创新感想的描述,你的更好建议和团对合作体会等。综合作为装配图绘制采分点。
这样不仅在于将点、线、面、体几何图学知识赋予鲜活的创作灵感,成为教师,学生与线、面知识点的三互动,以点带体,以线带机器,以面穿透拓宽专业层,营造愉悦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地撒下“创新”的种子。做到不把全部的精力和重点放在学习具体的传统知识上,而是放在提高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和使学生掌握和懂得怎样解决问题比积累事实更为重要上,不断开发出学生潜在的创新智慧。同时,对于在课堂教学上这种部分实施探究式和实践教学方法,先将采取四个试验班来进行,其中两个班采用立体动态教学方法,另两班按原来平面式教学法,进行效果比较,不断的调节改进和完善,寻找定量的测评参数,可信度的进一步强化。便于在一定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地扩展到8个班,进行两轮试验,再总结积累改进后推广到整个图学教学体系中。以保证工程图学践行CDIO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
在重实践性和探索性教学理念下,以科研设计创新项目为载体及掌握基础知识背景下科学的引入多解发散型讨论式题,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和促进能力培养,延展Y轴实践教学的长度和宽度,部分形成讨论式的课堂教学,调动学习的主观积极性,启迪创新意识,在学时紧,教学容量大的矛盾中解决的思路是考虑到与后续课程的重复所至,则仅将零件图技术要求改为介绍来赢出的时间和实践课内容合理的调配,在不增加学时的前提下来完成这些内容,收到预期的效果和质量,从而形成工程图学课程立体、动态式科学教学平台,适应CDIO国际教学改革模式的要求,抛开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作风。实践动手能力和实践动脑综合能力及学习热情得到空前提高。这对于启迪与诱发大学生动手和创造能力和缩短尔后取得科研成果的时间来讲是可行、可操作的一种较佳方法。也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和以后的工程设计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