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英语情境创设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王春华




  5.情境可以师生共同建构
  情境创设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平等地处在同一个层面上,共同成为情境的创建者、内容的议论者,教师和学生可以是店主和顾客的关系、是兄弟姐妹的关系、是同学和朋友的关系、是司机和乘客的关系等,在这种关系中,学生和教师是那么的友好、那么的和睦、那么的融洽,教师已然成为了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在这种宽松和谐、互帮互助、教学相长、师生共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学会了交流、帮助和合作,体验了成功和被赏识的快乐;学会了自尊自爱和互尊互爱,体验了学习过程和学习习得的快乐,从而学得更主动、更用心和更有信心。
  
  五、 情境要可发展
  
  最好的教学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而设计的情境在教学中自然延伸,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能对后继学习的知识的“生长”迁移方面持续发挥作用;设计的情境在教学中自然延伸,通过积极的学习,主动地、自由地想象、思考、探索,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透彻理解教学内容,自然地开展学习活动。因此应注意英语情境的自然延伸。
  1.自然延伸到整个课堂中
  教师要把握整堂课的重点和大情境,有一根主线连接各个小情境,使各个教学版块之间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环环相扣,整体推进课堂教学进程。
  2.在课堂中及时延伸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情境创设也应是动态的、发展的,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实际、课堂发展、师生交流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情境,及时发展,及时延伸。
  3.自然延伸到课后
  优秀的课堂教学应让学生意犹未尽,通过创设自然的情境;将课堂自然延伸至课后。如学了Public signs后,我们可创设让学生收集别的生活中常见的Public signs,并进行交流的情境;在学了Asking the way 后,可让学生进行问路表演;在学了The season后,可设计某个明星、某个卡通人物想了解苏州的天气,请学生介绍苏州的天气等。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感动与兴奋的“任务”离开课堂,自觉主动地继续实践语言交际和探索学习,提高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4.自然延伸到下节课
  牛津小学英语是按“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原则编写,以一个单元为小板块,各个小板块之间相互联系、各单元间相互联系的。因此教师可将情境自然延伸到下节课,使课与课之间相互联系,各知识板块之间相互联系,建构完善知识板块,整体构建语言知识体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