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高三学生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作者:李亚云




  
  
  三、问题探讨
  
  1.高三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总体情况
  研究表明,高三学生普遍善于运用学习策略,并对学习策略的选择有其偏好。这与以往许多研究结论一致[3,4],也符合高考前夕高三学生学习的主客观要求。一方面,高考前一月,学生已经进入考前冲刺角色,既渴望更多运用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又必须选择特别有效并符合自己当前学习实际的策略,所以普遍重视运用学习策略的同时,对具体策略有所选择;另一方面,在考前冲刺阶段,学生更需要对应掌握的知识内容查缺补漏,进一步理解、巩固和灵活运用,较长时期频繁的模拟训练,也强化了他们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学习活动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的学习方式。因而,浅层加工策略作为学习新知识的有效手段在这一阶段已不重要,反馈调节策略却备受青睐;此外,高考前夕,学生可能已处于高度自觉学习状态,不能明确意识到对学习的自我监督和检查,或者将周围同学的影响、家长的督促、尤其是老师的指导和监督检查作为调控学习活动的主要依据,从而放松对学习的自我监督和检查,对监督检查策略运用较少。本研究也支持张林、周国韬关于中学生在认知策略的运用频率上略低于调控策略的结论,但本研究中高三学生对监督检查这一元认知策略运用最少,这可能由于测量时学生所处的具体学习阶段不同而导致对学习策略的选择侧重不同。
  2.高三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差异分析
  高三学生学习策略运用状况明显受城乡差别的影响。乡镇生比城市生善于运用学习策略,突出表现为乡镇生更注重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更善于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学习活动,更善于总结学习情况。理科生城乡差异尤其显著,乡镇理科生比城市理科生更多运用浅层加工、自我计划、反馈调节和自我总结策略。这反映相对艰苦的生活环境造成的生活压力促使乡镇学生更渴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从而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不断总结和思考,自觉调整学习活动。而乡镇生学习水平的悬殊迫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兼顾两头,更多强调基本知识的掌握,因而比城市学生更多使用浅层加工策略。高三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科别差异主要体现在乡镇理科生比文科生更多运用浅层加工、深层加工和检索应用策略。这不但符合乡镇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更需要重视对基础知识学习掌握和灵活运用的实际,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乡镇生比城市生科别意识更强、科际界限更分明。理科知识结构更紧贴问题解决的实际,更强调活学活用,乡镇高三理科生已初步形成相应的知识框架和思维习惯,比文科生更善于运用检索应用策略。学校类别也是高三学生学习策略运用情况分化的重要原因。在高考复习最后阶段,对具体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学习行为和学习活动的有效管理和调控。研究发现,重点中学比普通中学学生更善于运用元认知策略,表明高考前夕重点中学学生对学习策略选择更合理。这当然与重点中学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好,教师有条件根据特定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培养其运用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学生也有条件合理选择这些策略息息相关。高三学生学习策略运用的性别差异体现在普通中学文科男生比女生更善于运用所有认知策略和自我总结这一元认知策略。这与有关研究结论[5,6]存在分歧,本研究支持男生对认知策略运用优于女生的结论,却不支持女生对调控策略运用优于男生以及高中女生运用学习策略的水平总体显著高于男生的结论。但从个体身心发展角度看,两种结论并不矛盾,可能是男女生对学习策略运用的发展性差异所致。张向葵等研究表明,由于在调控能力上男女生发展时间早晚的不同,男生的行为调控能力发展较晚,到高中后期很快就能赶上甚至超过女生。本研究性别差异仅存在于普通中学文科生中,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这种推测。普通中学文科男生比女生更善于运用所有认知策略,仅对自我总结这一元认知策略的运用优于女生,表明普通中学文科男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因而对学习行为的合理调控较为逊色。
  3.高三学生学习策略运用与高考成绩的关系
  高三学生是否掌握并坚持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衡量他们能否取得良好高考成绩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表明,高三学生学习策略与高考成绩密切相关。数学和综合成绩与所有七种学习策略都显著正相关,英语成绩与除浅层加工策略外的六种策略都显著正相关,语文成绩与深层加工、检索应用、反馈调节和自我总结及元认知策略总分都显著相关。这与以往有关研究结论[2]吻合。不同高考成绩组对学习策略具体选择不同以及高考成绩与学习策略的关系与测量前模拟考试成绩与学习策略关系的一致性不仅有力支持了高三学生学习策略与其高考成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促进的结论,也充分反映在选择具体学习策略之后只有很好地坚持运用,才能取得更好的高考成绩。
  
  参考文献
  [1] 刘儒德.论学习策略的实质.心理科学,1997.
  [2] 张林,张向葵.中学生学习策略运用,学习效能感,学习坚持性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2003.
  [3] Purdie,N.,J.Hattie&Douglas.Student conception of learning and their use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strategies:A cross-culture comparison.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6(8):87-100.
  [4] Wolters,C.A.,Yu,S.&Printrich,P,R..The relation between High steategi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9,3(3):281-599.
  [5] Zimmerman B J.Martinez-Pons M..Students differences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relating grade,sex,and giftness to self-efficacy and strategy use.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0.
  [6] 张向葵,张林,王颖.中学生学习策略应用特点的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
  
  (责任编辑 关燕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