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校长专业化需解决的六大问题

作者:李跃进

矛盾和问题:工业化速度加快,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打工子女接受教育的问题;市场化给教育带来许多利弊,人才流动特别频繁,从而造成的管理混乱问题;民主化日益发展,但传统观念依然大有市场;多元化发展使管理难以触及方方面面;信息化时代,让学习应接不暇,无所适从;国际化挑战,让你无法有“休息”的意识,忙于追赶……
  
  2、要正视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不重视。现在的中央政府越来越重视对教育的投入。但大部分地方政府还是投入不足,因“高速”发展带来的“负债”现象一直没有削减的迹象。校长面对债务如履薄冰,束手无策,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
  (2)布局不均衡。学校布局和资源配置不合理,重点校重点班越演越烈,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制造了不公平。
  (3)工作不协调。主要是体系、结构与制度的不协调。高等教育发展不协调。如“985工程”,38所大学入围,其中北大清华年投资都在20亿元左右,而一些大学只得到1.5亿元。基础教育也不协调,各地对高中加大力度投入,不少市、县都创有1~2所“重点中学”,且投资均在1个亿以上,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危房”改造却还在一步一步进行中。
  (4)可持续性差。沈阳某初级中学,孩子特别能考试,连续十二年全市第一。某年的中考,全市前8名,该学校就占有7名。但沈阳的高中学校就是不收该校的“尖子生”,理由是能力欠缺,没有后劲,可持续性差。还有一个地方,一个初中毕业班,中考一结束,学生就撕课本,撕完后,有的哭,有的笑,求知欲全没了。
  (5)评价标准偏。不少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以偏盖全,只要你升学率高就一好百好。如果因种种原因,升学率下降,则流言四起,校长就要面临下岗的危机,不少教育行政部门以人论事,以情论事,对“孺子牛”评价不到位,挫伤了一大批人的积极性。
  (6)内在品质低。目前,青少年自杀者增多,如某省一女孩两次跳楼自杀,父母都很穷,她一点都不管,离父母而去,这应是太自私的表现。
  因此,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势在必行,学校应让学生越活越有劲,要以人为本,不要以分数为本。
  
  3、对宏观教育管理制度要进行创新
  (1)落实现行教育行政管理制度。转变政府职能,给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依法行政。
  (2)要落实现代公共教育财政制度。加大对学校的基础设施的投入,政府应加大力度对学校硬件设施的全面规划、统一部署,而不是让某一个学校(校长)一门心思搞建设。
  (3)要落实教育决策咨询审议问责制度。加大对“谁主管谁负责”的问责力度。不迁就、不姑息、不上岗、不上线,就事论事、以事论事,只有就地整改,下不为例才是解决“扯皮”的根本方法和手段。
  (4)要建立市场和社会参与的教育制度。政府要鼓励发展私立学校,要从改革上扶持私立学校,不要认为私立学校就是“赚钱学校”。
  (5)要建立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制度,加强教师和校长的专业化建设,坚持持证上岗制度等。
  
  六、致力内涵发展
  
  明确学校的管理目的,姓教还是姓管?绝对不能与企业一样,因为学校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它重在管理并关注三个发展。
  
  1、学校的发展,
  衡量学校发展的主要指标:根据SWOT分析结果,校长应想大事,做大事,才能成就大事,校长要多想:
  S——学校的长处,优势——发扬光大
  W——学校的不足,弱点——止于至善
  O——学校的外部环境。机会——尽力运用
  T——学校的外部威胁——绝对避免
  
  2、教师的发展
  要坚持教师第一的观点,有人把学生比作过客,把教师当售货员,当老师卖知识给学生时,学生就变成了上帝。不少学校评价老师,让学生打分。为此就有老师讨好学生,迁就学生,而学生喜欢顺着他们的老师。这样,教育教学就会大打折扣。严格要求学生是老师的职责,对学生过于看重就会降低老师的责任感,因此教师第一的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站得住脚的。
  要坚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观点,教师不是工具,校长要把教师的发展看作自己的发展。要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但主要靠事业留人。课改情况下,教师的重担和压力都比较重,中小学教师身心素质都会受到不良影响,校长要有“养”他们优于“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3、学生的发展
  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身心发展、智力发展、协调能力发展等。要明确好学生的标准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要明白什么样的学生对社会贡献最大?要培养学生有快乐一生的本领。这一切的一切就是要强化课堂管理,向课内45分钟要质量。新课改的社会理想是:国家越来越民主,越来越富强。学校不能有浓浓的铜臭味!如各个出版社都把资料塞到学校,层层分“红”的资料销售手段将会把师生关系降到冷酷层面,最终是学生发展不了,教师发展不好。
  综上所述,职业定位、专业追求、基础夯实、制度保障、把握内外环境等是专家型校长应具备的能力要求。只要具备以上条件,专家型校长的治校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