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如何奏响班级管理的最强音

作者:王之川 刘 雪

求和本班的具体情况来开展工作,切忌单纯的“拿来主义”,这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六、变“刺激”为“激励”
  
  激励之于孩子,犹如阳光之于种子。美丽的鲜花在激励中绽放,在责备中凋落。
  世界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还是孩子,祖母常把他抱在膝上说:“你将会成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你不久就会明白”。他成名后说:“不错,我的老师培养训练了我,但没有一位教师对我说我会出名,只有我祖母那句话激励了我。”是激励塑造了帕瓦罗蒂。
  一考生名落孙山,感到懊恼和沮丧。父亲不知如何是好,就向老师请教。老师说孩子需要激励。之后孩子书桌的玻璃板下压上了一句话;“卓越的人才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孩子很受震动,把贝多芬这句话当作了座右铭,继续发愤,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是激励改变了这个落榜的学生。
  过度的关心,过多的呵护,过分的溺爱,过高的期望,只会使孩子任性、无责任感,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增强。唠叨、讽刺、责备、训斥、恐吓、体罚、高压只会使孩子变得心理封闭、冷漠、畸型、厌学、无上进心、无所追求、自暴自弃。尊重、表扬、赞美、赏识、鼓励、嘉许、沟通、理解。一句话,激励孩子吧!激励可以使孩子树立自信,促其自主自强、健康成长,可以激发潜能、增强动力和勇气,可以提高其想象力、创造力,可以改正缺点,不断地提升素质,战胜困难,振作精神,走向成功。我坚信,孩子是座火山,去激发它,他就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七、变“务虚”为“务实”
  
  班级管理及教育只有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在分析班内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抓好教育时机,开展多种多样、切实可行的教育活动,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才能将各种教育结合起来,提高教育的效果。
  1、教育要求要实。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贴近实际,切莫只顾那些虚大空的目标。如利用榜样教育学生时不能要求学生只学习远处的榜样,因为这些榜样远离我们的生活环境,总使人难以接受,而利用学生身边那些看得见、亲切实在的榜样提出学习的要求往往易学,这样班主任要树立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的意识,留心发现学生中的榜样,用身边的事和身边的人教育学生。
  2、教育内容要实。要根据实际组织内容,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不能只对学生提出要求,喊着要爱国就可以实现,而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于细微处去培养,在落实上将爱国主义教育外化为具体的行为,如要求学生爱父母、爱老师、爱周围的人,注意保护生活学习环境,不乱扔废弃物,待人接物讲究文明礼貌,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这样,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爱国主义,真正培养起爱国情感。
  3、教育方式要实。班级管理离不开一定的形式,班级教育也应有一定的教育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形式必须服务于内容,必须与内容相统一,这样才能有好的效果,如组织学雷锋活动,我们习惯于组织学生到街上打扫卫生,捡白色垃圾……形式上很隆重,但往往效果不佳,个别同学今天学雷锋,明天还会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踏小草,不拘小节。因此,应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样教育才更有价值。
  
  八、变“敷衍了事”为“脚踏实地”
  
  李大钊先生说过:“凡事要脚踏实地的去做,不弛于空想,不鹜于虚声,唯有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这其中也阐明了做班主任工作的真谛。也就是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我们有些班主任在这方面就做得不好。例如跟操这件事,本来无可厚非,然而有的同志就认为是多余的事情,尤其在冬季,天气比较寒冷,其实这本身也是对我们意志的一个锻炼和考验,何必牢骚满腹,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都不利呢?魏书生老师对待上操的观点是“利用公家的时间来锻炼自己的身体。”试想想,我们既然来到了操场上,就应该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为什么自己给自己戴上无形的枷锁呢?试想一想,干好总必干孬强,脚踏实地地干一点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九、变“故步自封”为“见贤思齐”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要体现班级管理的科学化,班主任就必须努力学习,而且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首先,要向书本学习,学习新的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论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其次,要向同行学习。要向管理有方、有理、有效的优秀班主任学习,学习如何制订班级计划,如何处理学生矛盾,如何组织各种活动等,并同他们互相切磋和交流,以便取长补短。第三,要虚心向学生学习。“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当我们的学生在产生超越自己认识水平的时候,为师者不应该羞涩回避、嫉贤妒能,而应该大加赞赏、心悦诚服。事实上现在学生观念新,思路广,点子多,一群中学生的办法并不比一个班主任的办法少。第四,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班主任工作不断有新的内容,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问题,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和创新,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步伐。
  当然,不同的班主任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管理方法,但只要我们能去探索,能从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角度去实施管理,一定能将班级管理得更好,一定能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