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报刊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殷志勇




  (4)养成习惯
  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很有必要。可以结合阅读材料,进行扩大视距的训练。要求学生阅读时,眼睛每次移动注视的距离先是一个整句,然后过渡到整段,一口气连续读完几个句子,以迅速抓住文章的中心,理解全文的大意。要求学生阅读时不出声,不复视,训练学生克服先把文字变成声音,再去想它的意思的习惯。阅读后可通过判断题、选择题或问答题检测学生的理解程度,如果正确率能达到70% 以上,速度再加快; 如果不能,再加强训练。这样反复训练,以增加知识和信息的输入量,训练学生集中思想,迅速抓住文章脉络,从而提高阅读速度。
  4.写的训练
  当前的中学英语写作属于引导性写作,开放性不强。因此,许多学生用英语写作的积极性不高;更有些学生由于平时输入的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较少,一提笔就出现中国式英语,读起来很不地道,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1)坚持作好摘记
  鼓励学生坚持做摘记,记录下阅读中碰到的好句子,经常诵读,并对课堂上没讲的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词组辅以简单明了的例句,张贴在教室“学习栏”中,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课后自行阅读,积累词汇。
  (2)坚持把课堂讨论话题落实到笔头
  课堂上要关注学生使用语言的情况,引导学生多用新学过的语言知识,重视学生的口头输出。口头表达能力强,必然有助于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语言能力的输出。要鼓励学生上课说到什么程度,课后就写到什么程度。好的文章,贴在教室后面,以作鼓励。
  (3)坚持写读后感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为阅读文章列写纲要或读后感,巩固阅读成果,内容不宜长,50-80字即可。也可通过报纸广交笔友,交流读报的心得体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感觉。这一切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树立了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自信心,进一步端正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和态度。
  
  三、 报刊阅读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利用英文报刊作为学生阅读资源正在成为一种时尚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对我们的英语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者
  从学生的认识规律来看,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在自身的实践中逐步养成的,而不是教师灌输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要靠一种悟性,这种悟性的形成是学生自己领会、思考和亲身体验的结果。就好比学习游泳的人,单靠听教练的讲解是不行的,须下水练习才行。同样,语言学习也要大量的语言输入材料来加强对语言的体验,增长知识,培养语感。教师要做一个好教练,就要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教师的作用在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消除学生学习过程的盲目性,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很好的发挥。
  2.做好铺垫,激发兴趣
  由于许多文章都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学生阅读常常处于被动之中,难以进入状态或阅读时无法完全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可以在阅读前,简单介绍背景知识或以提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例如:在《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第106期 “时事之窗”栏目中我们阅读了“unhappy ending”一文,多数同学对谢瓦尔德纳泽不太熟悉,我们就利用网络,多媒体为同学们展示了他的辉煌战绩和过失。学生们在掌握他的有关信息后,更急于了解文章的内容,这样带着求知的欲望,阅读效果更佳。
  3.限定时间,强化阅读
  阅读前要根据高考阅读速度70W/M的要求限定学生的阅读时间。根据文章内容设置一些指导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文章的主题或事实细节。一般是简答题,判断正误或多项选择的形式。目的让学生搜索关键信息,了解大意,培养快速阅读能力。在这一环节,教师可根据所设置的题目,介绍一些跳读、略读方法,猜词技巧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4.生词不必管,内容是关键
  学生在报刊阅读中遇到生词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要一见到生词就害怕,不敢读下去。我们知道,阅读活动的目的是理解作者通过文章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达到与作者的思想交流。所以不必为了个别生词而停下正在阅读的文章,去查字典。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或者干脆跳过去读下面的内容,让自己的思想跟着文章的脉络,人物的情感,情节发展走。假如学生不查字典就读不懂那篇文章的话,只能说明那篇文章不适合他,另选一篇就行了。只要坚持阅读,也许过不了多久,随着阅读词汇量的不断增加,原来读不懂的那篇文章就能读懂了。当然在读懂文章之后,也可以顺便学习一些自己认为重点的单词、句子、词组等,扩大知识面。只是不可把读懂文章和学习语言知识的顺序颠倒,那样就违背了阅读活动的初衷,效果不但不理想,而且往往导致阅读活动半途而废。
  5.增强反馈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要自主,成绩要及时反馈。当然,反馈一定要能激励学生,要在发现学生学习上的问题的同时,还要发现学生学习上的成功之处,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肯定其学习中的闪光点,在矫正的过程中,更要对学生的点滴进步予以首肯,使学生受到激励,鼓起学习的信心。在反馈时,为引起学生的勤思考、扩大信息传递的量,教师可变单向交流为多向交流、立体交流。如可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也可进行师生角色的互易。让学生对所读材料进行提问,其他学生回答。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让他带领全班同学划出文中的重点词。总之,在反馈过程中,要使每个学生感受到他所做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而激励学生自学的信心。
  此外,利用英语报刊的丰富内容作为课程资源,对英语教学是一种相当好的补充和延伸,也能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加强素质教育起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处理好英语报刊与课本的关系,从而合理、有效地通过英语报刊丰富英语教学,拓宽学用渠道。
  
  四、 结语
  
  报刊广泛的题材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和兴趣爱好,因而可以较大程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读报兴趣;以报刊为基础的活动和任务可以给学生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有价值的语言训练,促进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报刊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刺激和鼓动学生主动地进行课后报刊阅读,促进终身学习;报刊辅助教学在教室和世界之间搭建桥梁,能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世界;最后,报刊提供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和人文素养的内容。
  
  参考资料
  [1] 施建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五种问题”.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2).
  [2] 康美华.巧用英文报刊 优化阅读教学.福州:福州教育出版社,2003.(责任编辑刘永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