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使人不幸的7种致命习惯



我们要尽量在对方进入优质世界之前做出这个判断。因为一旦进入了优质世界中,再要把他们剔除出去的话,就会带来痛苦,并且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不过,格拉瑟博士说:“哪怕对方已经进入了优质世界,想一想还是要比什么都不想的好。”

  顺便提一下,理想的伴侣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性格组合呢?关于这点,格拉瑟博士认为,“生存的欲望一般强烈,爱和归属的欲望强烈,力量的欲望和自由的欲望不是极端强烈,乐趣的欲望比较强烈”,这样的组合是理想的。就让我们按照这个标准去寻找理想的对象吧。

  4.使人不幸的7种致命习惯

  配偶、恋人、父母和孩子、公司里的人,是存在于你一生周围的非常重要的人。因为每天都要一起生活,所以尽量要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本来,彼此追求的就应该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现实是怎么样的呢?

  格拉瑟博士从长期的治疗经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所有不幸的人的问题的核心,除了贫困、不治之症和暴政以外,就是彼此都想好好相处却怎么都不成。

  格拉瑟博士认为,“对人类而言,惟一的问题就是不幸”。他指出人在不幸的时候,破坏性的创造会发挥到极致,其结果就是做出不正当的行为、犯罪、依赖药物、暴力、患上精神病。

  想和对方搞好关系,却怎么也搞不好。这看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其实这是世界上不幸的根源所在。当然,我们因此产生纠纷,也在为改善这种状况而做出努力。但是效果有限,不协调的关系还在继续,甚至更多的情况下关系更加恶化。为什么呢?最大的原因是在改善关系的时候使用了“使人不幸的7种致命习惯”。

  ◆7种致命的坏习惯◆

  1.批评包括自我批评在内的所有批评都没有建设性。没有人会因为受到批评而感谢对方。所有的批评都是破坏性的、被人讨厌的。

  2.指责规诫和指责有着很大的区别。不应该指责他人的过错,而应该帮助别人改正。强迫不能带来任何有意义的结果,强迫越是长久,人际关系就越不能得到修复。

  3.抱怨重要的是规诫。因为把自己的感情,也就是对对方的反感放在首位,就会有抱怨。抱怨会使亲近感消失,进而产生敌对关系。

  4.唠唠叨叨任何一件事情提醒两遍以上就只能让别人觉得你喋喋不休,产生相反的效果。良好的教养应该是提醒对方时注意言简意赅,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5.威胁威胁会使对方的反应变得敏感,但在本质上不会有任何改善。用力量来迫使别人屈服,就会失去爱和自由。没有人想受人支配。

  6.惩罚要从健全的生活中学习必要的责任,但是惩罚是没有效果的。最终,还会失去对对方的影响力。

  7.用奖励来每个人都希望受到奖励,但是没有人喜欢用奖励来做诱饵的人。这么做会使家庭和公司的归属意识变得淡薄,向心力减弱。

  做诱饵

  ◆使人不幸的恶魔的循环图解◆

  所谓不幸是因为没有让人满意的人际关系不幸

  没有让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是因为这种关系带来了痛苦,所以想摆脱外在控制。但是要等到摆脱的那一天……

  因为在改善关系时使用了外在控制

  格拉瑟博士指出的“使人不幸的7种致命习惯”,是外在控制的极致表现,我们却把它作为传统的观念来接受。使用这7个致命的坏习惯,就会因为基本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产生问题。就像上图所示,产生了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