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中国文学|外国名著|寓言童话|武侠小说|百家讲坛|中外名人|故事传奇|名言警句|美文欣赏|散文|
|幽默笑话|礼仪知识|民俗风情|谜语大全|百科知识|教育成才|中国相声|期刊杂志|学生频道|其它阅读|诗歌|
 当前位置:海阔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朱可夫传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融入革命洪流

  1917年2月中旬,彼得堡部分工人开始罢工。几天后,罢工浪潮席卷全城和邻近的城市。革命已一触即发。2月26日,布尔什维克决定举行总起义,成立临时政府。也就在这同时,2月27日凌晨,驻扎在拉格尔村朱可夫他们的骑兵连突然紧急集合,集合地点就在骑兵连长、骑兵大尉、男爵冯·德·戈尔茨宿舍的附近。当时他们什么也不知道。朱可夫忙问他们的排长基辅斯基中尉:

  “中尉先生,我们要开到哪里去?”

  他反问:“你是怎么想的?”

  他说:“士兵们应当知道开往哪里,尤其是,还给我们发了子弹。”

  “那又有什么。子弹会有用的。”

  骑兵大尉、男爵冯·戈尔茨把全连变成三路纵队后,发出了“快步走!”的口令。骑兵连沿公路向巴拉克列亚城后备骑兵第5团司令部前进。到达团教练场后,他们看到基辅龙骑兵和英格曼兰德骠骑兵都已排成横队等候在那里了。他们连也变成了连横队。其他部队也快步赶到了。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很快就一切都明白了。操场那边有人举着红旗游行示威。我们连长猛抽一鞭,纵马向团部疾驰而去。其他连长也跟着他去了。这时,从团部走出一群军人和工人。

  一位高个子军人,大声对士兵们讲起话来。他说,俄国的工人阶级、士兵和农民不再承认沙皇尼古拉二世了,不承认资本家和地主。俄国人民不愿意继续进行流血的帝国主义战争,人民需要和平、土地和自由。这位军人在结束自己的简短演说时,高呼:“打倒沙皇!打倒战争!各国人民和平万岁!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万岁!乌拉!”

  谁也没有向士兵发口令。但是,他们从心底里明白他们应当怎样做。四处都响起了“乌拉”的欢呼声。士兵们和游行的工人们站到了一起。

  经过短暂的激战,起义士兵和工人很快取得了胜利,并于27日晚举行彼得格勒工人士兵苏维埃代表大会。

  “二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俄国历史由此进入新纪元。

  在这场社会大变革中,青年朱可夫没有置身事外,而是积极地把自己融入了革命的洪流之中。

  2月28日,士兵委员会的负责人雅科夫列夫向朱可夫的连里派来了一位新连长。新连长一上任便命令全连集合,选举出席团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和连士兵委员会。朱可夫被选为连士兵委员会主席,并出席团苏维埃代表大会。

  二月革命后的俄国形势,错综复杂。由于大多数布尔什维克的领袖还被关押在监狱里或仍在流放中,致使孟什维克把持着苏维埃的领导权。他们同资产阶级代表达成协议,成立了以李沃夫为首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新成立的临时政府决定继续进行战争。因此,3月初,朱可夫所在团的苏维埃大会上,布尔什维克同孟什维克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士兵们不愿意再继续流血,因而对临时政府非常反感。在选举苏维埃成员时,大家都选布尔什维克。

  5月,骑兵连士兵委员会决定解散这支连队,士兵委员会给士兵们发了退伍证明,让他们返回各自的家乡。朱可夫在遣散以后,发现一些投奔到乌克兰民族主义分子方面去的军官四处搜寻他,不得不在巴拉克列亚城内和拉格尔村里躲了几个星期。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

  11月30日,朱可夫安全地回到莫斯科。之后,他回到家乡住了一段时间。正当他准备参加赤卫队时不幸得了斑疹伤寒,不得不继续休养。之后,他又得了回归热。直到6个月后,他的身体彻底康复,才实现了他参加红军的愿望。

 海阔故事汇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