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中国文学|外国名著|寓言童话|武侠小说|百家讲坛|中外名人|故事传奇|名言警句|美文欣赏|散文|
|幽默笑话|礼仪知识|民俗风情|谜语大全|百科知识|教育成才|中国相声|期刊杂志|学生频道|其它阅读|诗歌|
 当前位置:海阔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朱可夫传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暴风雨前的平静

  胜利结束斯大林格勒会战之后,苏军实施了一系列气势如虹的战略进攻,给予法西斯德国及其仆从国军队以不停顿的打击。在1942年至1943年之交的冬季战役中,苏军共粉碎了德军100多个师,在各个方向上击退德军600~700公里,特别是1943年2月15日,夺回了苏联第四大城市哈尔科夫,使德军整个南部战线都面临崩溃的危险。

  为了改善帝国内部困境,防止法西斯集团分崩离析,希特勒决定于1943年在苏德战场发动大规模夏季进攻,夺回战略主动权,扭转战争进程。

  这时苏军由于一路势如破竹,过于乐观,无视长途进击的消耗,一心希望造成德军更大的混乱。德军在“顿河”集团军群司令曼斯坦因元帅的指挥下,利用铁木辛哥的一次失误,于2月底发动逆袭,成功地夺回哈尔科夫,而且稳住了南部战线。这样,整条战线形成了一个以库尔斯克为中心的突出部,苏军在这个突出部内楔入很深。

  库尔斯克是一座有12万人的小城。这一带的地形以草原和丘陵为主,其间散布麦田、甜菜田、果树园以及农舍。苏军在库尔斯克一带的突出部正面约长240公里,宽160公里。突出部的顶端较窄,大约是110公里左右。

  对交战双方而言,库尔斯克突出部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苏军可以以此为进攻前进基地,对德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的后方实施突击;而德军统帅部也认为由于苏军在库尔斯克一带过于突出,为德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向库尔斯克根部地区实施向心突击并围歼那里的苏军创造了良好条件。

  双方各打各的算盘。这样在1943年春,苏德战场上出现暴风雨前的平静。苏德双方都利用这个时机休整部队,并为在此地区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战役集聚力量。

  为了能投入更多的力量同苏军较量,希特勒宣布在国内实行总动员,采取各种手段来加强和完善第三帝国战争机器。与此同时,德军统帅部紧锣密鼓地制定战役实施计划。

  德军在拟定自己计划时是从这样的估计出发的,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命运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苏德战场目前几场交战的结局。希特勒认为,总动员已为对苏军实施积极的进攻行动提供了必需的物力和人力,可望重新掌握战略主动权,扭转战争的进程,使之对己有利。在东部战场的胜利可以重新建立在其盟国中已动摇了的德军的威信,巩固德国人民和军队的士气。经长时间的讨论,希特勒最后决定以粉碎苏军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及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的战略预备队,作为在东方发动新的夏季战役的开端将是最适宜的。这次战役代号叫“堡垒”。

  1943年4月15日,希特勒签发第6号作战指令,称:

  只要天气条件允许,我决心进行今年的首次进攻——堡垒进攻。这一进攻具有决定性意义……库尔斯克的胜利应当成为全球的火炬。

  希特勒的计划是:“中央”集团军群所辖的第2集团军以8个师防守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西部;第9集团军在奥廖尔以南共23个师,以15个师组成突击集团,任务是从北面向库尔斯克进攻。南方集团军群在别尔哥罗德地域共19个师,分别以8个师和6个师组成突击集团,从南面向库尔斯克进攻。以上共计50个师。此外约有20个师在突击集团翼侧行动,第4、第6航空队进行支援。

  根据这一计划,德国共集结了90万名官兵,50个师(其中有16个坦克摩托化师),约1万门火炮和迫击炮,近27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2000多架飞机。用希特勒的话讲,他向库尔斯克弧形地带根部调动了“优秀的兵团、最好的武器、优秀的指挥官和大量的弹药”。

  德军统帅部企图在顺利完成对库尔斯克的进攻之后,立即对苏西南方面军的后方实施代号为“金钱豹”的战役,从而把战线向东推移。希特勒认为,德军通过这两个行动,将消灭苏德战场南翼的苏军,从而导致苏德战场前线的战略形势发生利于德军的逆转。

  希特勒的想法过于乐观了,也过于天真了。

  1943年4月8日,朱可夫从沃罗涅日方面军向斯大林发去一份形势报告。这份报告是朱可夫同沃罗涅日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的指挥员经过讨论后提交的,其内容反映了以朱可夫为首的总参谋部的意见。在这份报告中,朱可夫谈了他对苏军在1943年夏秋两季采取行动的几点看法,朱可夫写道:

  1.……由于在1942—1943年冬季战局中遭受惨重失败和缺乏庞大的预备队,敌人于1943年春或初夏沿较窄的正面展开了进攻……我认为敌军集团是针对我中央、沃罗涅日、西南三个方面军的……

  2.在第一阶段敌人将从东北和东南实施突击……敌人投入进攻我库尔斯克集团的兵力,可能达到15~16个坦克师,坦克总数约2500辆……

  3.为了通过防御打败敌人,我们不但必须采取措施加强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反坦克防御,还必须在叶夫列莫夫、利夫内、卡斯托尔诺那、新奥斯科尔、瓦卢伊基、罗索什、沃罗涅日、叶列茨地域尽快部署战略预备队。预备队的主要兵力应部署在叶列茨、沃罗涅日地域……

  我认为我们部队近日内先敌转入进攻是不合适的。最好是先通过我们的防御消耗敌人击毁敌坦克,然后投入新的预备队转入总攻,彻底击溃敌军主要集团。

  斯大林接到朱可夫的报告,极为重视,他立即通知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同各方面军司令商量一下。

  根据斯大林的指示,4月初,苏军总参谋部召开大本营会议,讨论夏秋季计划,并征求各方面军司令关于作战行动的可能样式和德军可能的突击方向等意见。

  4月11日晚,朱可夫从前线返回莫斯科。一到莫斯科,朱可夫立刻同华西列夫斯基及安东诺夫等人一起商讨前线的情况。三人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德军企图吃掉孤立的库尔斯克突出部,如果他们进展顺利并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击溃苏军的部队,那么总的战略形势就将变得有利于敌人。

  在统帅部大本营会议上,中央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和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瓦杜丁也都表示与朱可夫等人看法相同,确信德军将在库尔斯克地域方向发动进攻。

  朱可夫还进一步指出,德军夏季进攻之后,可能会在东面和东南方向发动进攻,同时不排除德军向东北方向进攻迂回莫斯科的可能性。

  尽管苏军此时掌握着战略主动权,并有能力进行积极的进攻行动,最高统帅部大本营还是在事实上下了进行预先防御计划,并决定在所有方向上,首先是库尔斯克突出部建立坚强的大纵深多梯次的防御。

  在大本营会议上,朱可夫强调指出:“为实施这一战役,应当保证牢固掌握战略主动权,最终在重要方向上转入总进攻。必须把德军的进攻阻止在防御的战术地幅内,否则,德军坦克兵团一旦突破了库尔斯克地域,将使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处于困难境地。必须在库尔斯克弧形地带使德军主力遭受决定性的失败,因此库尔斯克弧形地带的会战计划是全部夏秋战略战役计划的核心。”

  斯大林这一次对朱可夫和总参谋部的计划没有提出一点意见,他完全赞同朱可夫等人的看法,并责成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拟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4月12日晚,朱可夫等人向斯大林提交了详细计划,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为通过防御作战消耗德军突击集团并最终转入进攻,决定以3个实施防御。罗科索夫斯基大将指挥的中央方面军,由两个梯队组成,第一梯队编成内辖5个集团军,第二梯队编成内辖坦克第2集团军和坦克第19集团军,由空军第16集团军支援战斗。瓦杜丁大将指挥的沃罗涅日方面军也由两个梯队组成,第一梯队编成内辖4个集团军,第二梯队编成内辖坦克第1集团军和坦克第69集团军,由空军第2集团军支援战斗。这两个方面军总兵力达13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9万门,坦克和启行火炮3444辆,飞机2172架。中央方面军的任务是抗击德军从奥廖尔方向的进攻,沃罗涅日方面军抗击德军由别尔哥罗德地域的进攻。此外,新组建的草原方面军作为预备队,由科涅夫上将指挥。

  计划中还谈到,当苏军防御阶段作战取得成功后,将在奥廖尔和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方向转入反攻,这一进攻任务将由西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左翼军队和中央方面军右翼军队实施;围歼粉碎德军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集团由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在西南方面军的协同下实施。

  朱可夫等人的计划得到了批准。与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不同,在库尔斯克弧形地带转入防御不是被迫的,而是预先计划的,苏军并没有丧失在冬季战斗中夺得的主动权,只不过选择了对己有利的军事行动。

 海阔故事汇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