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阅读答案
古典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童话寓言
百家讲坛 武侠小说 中外名人 故事传奇 诗歌散文 其它阅读 成才励志 民俗礼仪 |
您现在的位置: 海阔故事汇 >> 其它阅读 >> 中国相声 >> 正文 | Ctrl+D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
武数“同仁堂” |
||
|
||
武数“同仁堂” 张振铎整理 甲 说相声讲究什么? 乙 说、学、逗、唱。 甲 您都会唱什么? 乙 西皮二簧,昆、高腔,梆子,落子,太平歌词,数来宝。 甲 您还会数来宝? 乙 也数不好。 甲 那您成了白薯(数)了吗? 乙 你才是地瓜哪! 甲 我是说你要是跟我数来宝,我拿您好有一比。 乙 比什么呀? 甲 您是王奶奶找玉奶奶一一 乙 这话怎么讲? 甲 您差一点儿。 乙 怎么差一点儿呢? 甲 啊,王字跟玉字不是差一点儿吗?您差一点儿。 乙 那您要是跟我数来宝,您是马奶奶找冯奶奶,你差两点儿哪! 甲 你要跟我唱数来宝,你是王奶奶找汪奶奶你差三点儿哪! 乙 你要是跟我唱数来宝,你是王奶奶找马奶奶,你差着四点儿拐弯儿带一钩哪! 甲 你要跟我唱数来宝,你是王奶奶找王麻子——你差不少点儿哪! 乙 什么叫不少点儿哪? 甲 我数不过来了。 乙 你要是跟我数来宝,你是从保定府到北河,你差着一百一哪。 甲 我差一百一十里?你跟我数来宝,你从北京到天津卫,差着二百四哪。 乙 你从北京到唐山,你差着四百八哪! 甲 你从北京到山海关,差着七百整哪! 乙 你从北京到沈阳,你差着一千五哪! 甲 你从北京到莫斯科—— 乙 差多少? 甲 你差老鼻子啦! 乙 什么叫老鼻子呀? 甲 我知道差多少啊。 乙 说你都不行,还用唱吗? 甲 别看说俏皮话我说不过你,要是数来宝咱可行。 乙 你懂得数来宝的辙口吗? 甲 数来宝是溜口辙,上句没辙下句压上辙就行。告诉您辙口共有十五道、十三道大辙两道小辙儿,十三道大辙可以概括成十三个字:俏、佳、人、扭、捏、出、房、来、东、西、南、北、坐。两道小辙儿是小人辰儿、小言前儿。 乙 行啊? 甲 不行敢穿两条腿的裤子吗。 乙 一条腿那是口袋。 甲 咱俩来一回数来宝怎么样? 乙 行。咱俩是文数还是武数? 甲 文数怎么说?武数怎么讲? 乙 文数咱俩坐着唱,看谁会的词儿多。 甲 这没意思。武数哪? 乙 武数是走大街,进小巷,表表七十二行的祖师爷,说说七十二行的创始人,什么人传留下来的这一行,用的什么样的工具,怎么样做活儿又有哪些个规矩。 甲 这有意思!咱俩武数吧。 乙 武数也有个规矩。 甲 什么规矩? 乙 咱俩人是一对八家的唱,你跟我唱八家,我再跟你唱八家。 甲 行,你先跟我唱八家;你唱完了,我再跟你唱八家。 乙 唱可是唱,买卖是一家挨一家,不能隔三跳两的。 甲 那咱明白。 乙 你起头吧! 甲 开始。(甲乙二人打板) 打竹板儿,迈大步, 进了大街留神瞅。 抬头看,细留神, 头一买卖那儿打铁。 乙 你这叫什么辙呀? 甲 花辙。 乙 你数的这没辙呀? 甲 废话!有辙能数来宝吗! 乙 没饭辙呀?你再起一回头吧。 甲 头一家买卖那儿打铁! 乙 什么就打铁呀?我叫您再从头唱一遍。 甲 我数来宝从不唱二遍!这叫不重词儿。 乙 还不重词儿哪!连你本人都不知道你唱的什么。 甲 头家买卖那儿打铁!能不知道吗?唱吧,打铁的。 乙 站在高山望峨嵋, 你不是老君又是谁? 老君打铁砧在先, 口当风箱脚当钳,磕膝盖打铁整三年, 打得老君疼难忍, 上方赐下洪炉整一盘。 赐给你砧,赐给你钳, 赐给你六块合页板。 四块长,两块短, 留个豁口当风眼。 公鸡毛,母鸡毛, 来回来去把风摇。 母鸡毛,公鸡尖, 来回来去把风扇。 打筲箍,和车襻, 铁锅出在获鹿县。 绿豆丝,黄豆条, 丁儿当儿打炒勺。 大云眼儿小云眼, 门鼻儿、钌铞儿、铲锅铲儿。 甲 不管锅铲儿不锅铲儿, 大掌柜的那儿卖鞋。 乙 嚄!(看甲) 甲 唱唱卖鞋的。 乙 二月二,三月三, 王禅老祖下高山。 王禅老祖真有分, 收了个徒弟叫孙膑。 孙瞧不把山来下, 世上谁留鞋和袜。 孙膑老祖下山早, 随身带来几件宝, 三件宝,件件高, 锥子、剪子、月牙刀, 月牙刀,亮堂堂。 先裁底,后裁帮, 四合页子整一双。 大师傅做活儿真有样, 屁股坐在马扎上。 左一扎,右一拉, 您这买卖有财发。 扎一锥子过一线, 十年八年不开绽。 甲 不管开绽不开绽, 大掌柜的那儿剃头。 乙 七步走,八步遛, 三绺青丝挂门头。 三绺青丝门前挂, 三教九流是一家。 一家人,数一数, 大白金星收罗祖。罗祖又收汉光武, 汉光武收过吕洞仙, 他给罗祖站过班。 勒住马,下雕鞍, 罗祖堂前拜大仙。 先拜罗祖后拜你, 你是罗祖三徒弟。 罗祖爷,道德高, 七月十三得宝刀。 说得刀,道得刀, 得刀就在洛阳桥。 洛阳桥,万丈高, 块儿块儿石头能磨刀。 上八块,下七块, 当中抽出两块来。 粗石头磨,细石头钢(gang), 宝刀磨得明又亮。 舀开水,对阴阳, 手巾搭在肩膀上。 男剃前,女剃后, 佛门僧道剃左右。 剃完了头扫扫眉, 然后再打五花锤。 五花锤,打得脆, 起了个名儿叫放睡。 为什么打得那样脆, 学徒的时候受过罪。 甲 唱啊? 乙 完了。 甲 完了? 乙 啊。 甲 你唱的这是剃头棚儿,我说的是理发馆,推头带烫头,你怎么没唱啊? 乙 你问我怎么没唱啊?你唱理发馆了吗? 甲 咱俩斗鸡来了。我要唱出理发馆来哪? 乙 我就唱推头带烫头。 甲 那好,往前看,没多远, 剃头棚改了理发馆。 你听有辙没辙? 乙你可找着一句辙呀! 如今年头儿改了良, 色棒子挂门旁。 一进门,把茶喝, 随后就把领子窝。 白苫布,盖前心, 为的是,别把头发茬子弄一身。 剪分头,推平头, 背头转头高平头。 女士烫头请上楼, 往里卷,荷叶头。 往外烫,飞机头。 这边缠,那边绕, 大花儿小花儿烫得俏。 飞机头,真可笑, 就怕遇见高射炮! 甲 不管高射炮不高射炮, 大掌柜的卖豆腐。 乙 一进大街表表古, 我表怀来卖豆腐。 怀来卖豆腐他占先, 后卖豆腐关美髯。 关老爷不把豆腐卖, 世上谁留荤素莱。 一盘磨,两个眼儿, 掌柜的站在磨盘跟前儿舀豆X(左豆右昔)儿, 左一匙儿,又一匙儿。 多出豆腐少出皮儿, 做出豆腐爱死人儿, 豆腐丝儿,豆腐片儿, 拍条黄瓜是凉菜儿。 一个小驴一盘磨, 水中求财更不错。 人吃豆腐猪吃渣, 你这买卖有财发。 甲 不管财发不财发, 眼前来到同仁堂。 乙 别唱了,你够累的啦。 甲 不累不累! 乙 我怕你累着。 甲 你这是怎么说话哪? 乙 你刚才唱的什么买卖? 甲 同仁堂啊。 乙 你是北京人吗? 甲 那没错儿。 乙 同仁堂在哪儿开设,你知道吗? 甲 在前门外大栅栏,说句北京话“大市烂”儿。 乙 大栅栏里有豆腐坊吗? 甲 啊!有啊!新开张的!不信你问问各位。 乙 我甭问,你问了有一位说大栅栏有豆腐坊的,我就唱同仁堂。 甲 有一位说有的? 乙 我就唱。 甲 那好办。您各位不知道他为什么叫我问您,同仁堂不好唱,首先得表一表药王爷的出身。拉拉药抽屉,三百多味草药得合辙押韵地唱一唱。药铺确实不好唱。他想不唱拿什么做借口哪,他愣说大栅栏里没有豆腐坊。别说,也真没有。咱们为了叫他唱同仁堂,一口气唱出三百多味草药名来,就得说大栅栏里有豆腐坊。我问您各位大栅栏里有豆腐坊没有,您各位来个异口同声,有!咱就叫他唱。不叫您白说,我给各位鞠躬了。各位,大栅栏里是不是有豆腐坊啊?——有!有!各位说有。 乙 是有啊? 甲 有!我们昨天在那儿买的豆腐嘛。 乙 你再起个头吧。 甲 今天各位真帮忙, 愣说同仁堂旁边有豆腐坊。 乙 一进大街十里长, 打躬施礼拜药王。 药王爷,本姓孙, 提龙跨虎手捻针。 内科先说孙思邈, 外科得数华佗高。 孙思邈,医道高, 三十二岁保唐朝。 正宫国母得了病, 走线号脉治好了。 一针扎好娘娘病, 两针扎好爱妃腰。 万岁一见心欢喜, 亲身封他在当朝。 封他文官他不要, 封他武将把头摇。 万般出在无计奈, 亲身赐给大红袍。 在旁怒恼那一个, 怒恼敬德老英豪。 把眼一瞪上金殿, 尊声我主听根苗。 为臣我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功劳大, 我主万岁瞧不着。 就凭那小小先生开了个药方治好娘娘病, 我主就赐那红袍。 革职为民臣不要, 红袍事情我不饶。 老敬德越说越恼越有气, 手提钢鞭赶红袍。 药王爷在前头跑, 后边敬德紧追着。 药王爷,妙法高, 脱去红袍换黄袍, 红袍供在药王阁(gao), 留下个古迹,四月二十八在药王庙内把香烧。 药铺里边有拦柜, 那拦柜三尺三寸三分三厘高。 左边放着轧药碾, 右边摆着铡药刀, 铡药刀,亮堂堂, 几味草药它先尝。 先铡“牛黄”与“狗宝”, 后铡“槟榔”与“麝香”。 “桃仁”陪着“杏仁”睡, 二人躺在“沉香”床。 睡到三更“茭白叶”, 胆大“木贼”跳进墙。 瞧了瞧“黄柏”“茵陈”栽满院, “甘草”“柴胡”堆两旁。 “白芍”“赤芍”多茂盛, 黄芪”薄荷”打鼻香。 槽头拴是“海马”, “穿山甲”爬满墙。 “大玉竹”“小玉竹”满院跑, “苍术”圈内直撞墙。 “木贼”够奔“金银花”裤, 摸了摸“牛黄”大锁配“麻黄”。 掏出来“桅子”“木通”打开锁, 走进“木贼”偷盗郎 “火硝”“半夏”点着“芒硝”照一照, 他把那“生地”“熟地”都照黄。 “桑白皮”糊棚分外亮, “地榆”木桌椅摆两旁。 桌上摆“木瓜”“瓜蒌”与“佛手”, 有一只“斑蟊”“壁虎”卧一旁。 瞧了瞧床上“砂仁儿”睡了觉, “车前子”扎在“贝母”怀中吃“乳香”。 “木贼”打开一座“肉桂”, “玉米”“珠子”放毫光。 偷出来“珍珠”“水银”五十两, “羚羊”“鹿角”与“麝香”。 偷出了一包“珍珠散”, 惊得那“金毛狗儿”叫汪汪。 有“丁香”去送信, “人参”这才坐大堂。 “佛手”抄起“甘草”棍, 板棍打在“陈皮”上。 打得“陈皮”流鲜血, 鲜血甩在“木瓜”上。 “桂皮”“枳实”都打破, 拿过来“白矾”“防风”上好伤, 一拍掌打得“木贼”脖子成“荷梗”, 急急忙忙灌“凉姜”, 只打得木贼拉了“使君子”, “童便”尿了一裤裆。 问了个充军发配“五味子”, “轻粉”“当归”转回乡。 甲 不管还乡不还乡, 大掌柜的卖棺材。 乙 我不唱了。
|
||
Copyright © 2014-2015 gsh.yzqz.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