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阅读答案
古典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童话寓言
百家讲坛 武侠小说 中外名人 故事传奇 诗歌散文 其它阅读 成才励志 民俗礼仪 |
您现在的位置: 海阔故事汇 >> 其它阅读 >> 四库全书 >> 史部 >> 元史 >> 正文 | Ctrl+D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
卷一百三十四·列传第二十一 |
||
|
||
〇撒吉思 李叛,命撒吉思帅师从宗王哈必赤讨之。李伏诛,哈必赤欲屠城,撒吉思力争曰:「王者之师,诛止元恶,胁从罔治。」因抚摩其人,众情大悦。授山东行省都督,迁经略、统军二使,兼益都路达鲁花赤,辞不拜,上言山东重镇,宜选贵戚临之,帝不许。赐京城宅一区、益都田千顷,及马群、园林、水硙、海青、银鼠裘之属。兵后民乏牛具,为之上闻,验民丁力,官给之。统军抄不花田游无度,害稼病民,元帅野速答尔据民田为牧地,撒吉思随事表闻。有旨,杖抄不花一百,令野速答尔还其田。故将毛璋欲率诸部谋执撒吉思以归宋,璋党上变,乃袭璋斩之。撒吉思尝慕古人举亲举雠之义,叛帅故卒,得与子姓参用,公论多之。山东岁屡歉,为请于朝,发粟赈恤。又奏蠲其田租,山东人刻石颂德。卒年六十六。后赠安边经远宣惠功臣,谥襄惠。 〇月(乃合)〔合乃〕〔一〕 岁壬子,料民丁于中原,凡业儒者试通一经,即不同编户,着为令甲。儒人免丁者,实月(乃合)〔合乃〕始之也。性好施予,尝建言立常平仓。举海内贤士杨春卿、张孝纯辈,分布诸郡,号称得人。又罗致名士敬鼎臣,授业馆下,荐引马文玉、牛应之辈为参佐,后皆位至卿相。 岁己未,世祖以亲王南征,从行至汴,令专馈饟,运济南盐百万斤,以给公私之费。所过州郡汴、蔡、汝、颍之间,商农安业,军政修举,月(乃合)〔合乃〕与有力焉。及即位,降诏褒奖。世祖将亲征阿里不哥,月(乃合)〔合乃〕出私财,市马五百以助军。帝厚赡其家曰:「当偿汝也。」拜礼部尚书,佩金虎符。 四年,南边不靖,月(乃合)〔合乃〕建言光、颍等处立榷场,岁可得铁一百三万七千余斤,铸农器二十万事,用易粟四万石输官,不惟官民两便,因可以镇服南方。诏以本职兼领已括户三千,兴煽铁冶,其蒙古、汉军并听节制。未行,以疾卒,年四十八。赠推忠宣力翊运功臣、正议大夫、佥书枢密院事、上轻车都尉、梁郡侯,谥忠懿。 子孙登仕籍者甚众。至仁宗朝,诏行科举,曾孙祖常,〔三〕博学能文章,乡试、会试皆为举首。由翰林应奉,拜监察御史,直言忤上官意,去居浮光。数年,起为翰林待制,累迁御史中丞,卒谥文贞。 〇昔班 海都叛,世祖大阅兵,将讨之。先命昔班使海都,使之罢兵,置驿来朝。昔班至海都,传旨谕之,海都听命,既退军置驿,而丞相安童军先已克火和大王部曲,尽获其辎重。海都惧,将逃,谓昔班曰:「我不难于杀汝,念我父尝受书于汝,姑遣汝归,以安童之事闻,非我罪也。」昔班以闻,帝曰:「汝言是也。先是来者,亦尝有此言。」寻命为中书右丞,商议政事,妻以宗王之女不鲁真公主。明年,复使海都,谕之来归,且曰:「苟不从我,尔能敌诸王蕃卫之兵乎!」海都辞以畏死不敢。昔班奉使,奔走三年,风沙翳目,时年已七十矣。命为翰林承旨,给全俸养老,年八十九而卒。 子斡罗思密,至元二十三年,授浙东宣慰使。浙东盗起,伪铸印玺,僭称天降大王,斡罗思密讨平之。移镇广西,峒蛮罗天佑作乱,招谕降之。年六十九卒。子咬住,至大三年,授典用监卿。有盗窃世祖御带者,悬赏五千锭以购贼,咬住擒获之,盗伏诛,咬住辞赏,武宗嘉其不伐,予之千锭。官至荣禄大夫、宗正府札鲁火赤。 〇铁连 后屡使拔都王所,道遇海都游兵,副者前行,失对遇害,铁连后至,曰:「我为天子使,可以非礼犯之耶?」游兵语屈,乃曰:「前者伪使,此真使也。」释之,遂独得还。帝尝谓侍臣曰:「有铁连,则朕之宗族将不失和矣。」海都觇伺拔都王为备已严,意乃帖然。铁连始终凡四往返,历十四年,帝谓铁连曰:「在朝官之要重者,惟汝所择。」对曰:「臣志在王室,其事未办,不敢奉命。今臣母在绛州,老且病,得侍朝夕,幸也。」诏从其请,授绛州达鲁花赤。 至元十五年,平阳李二谋乱,铁连捕问,尽得其状。中书奏进其秩,帝曰:「铁连岂惟能办此耶!」加宣武将军。至元十八年,病卒于官,年六十四。子答剌带嗣,官信武将军、同知大同路总管府事。 〇爱薛 大德元年,授平章政事。八年,京师地震,上弗豫。中宫召问:「灾异殆下民所致耶?」对曰:「天地示警,民何与焉。」成宗崩,内旨索星历秘文,爱薛厉色拒之。仁宗时,封秦国公。卒,追封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拂林忠献王。 子五人:也里牙,秦国公、崇福使;腆合,翰林学士承旨;黑冢,光禄卿;阔里吉思,同知泉府院事;鲁合,广惠司提举。 〇阔阔 岁壬子,奉命签诸路军籍,以丁壮产多者充之,所至编籍无挠,人皆德之。及还,帝悦,命领燕京匠局。世祖即位,特授中书左丞。未几,迁大名路宣抚使,以疾卒,年四十。 子坚童,字永叔,少孤,甫十岁,即从王鹗游。既长,奉命入国学,复从许衡游。弱冠入侍禁廷,授中顺大夫、侍仪奉御。迁中议大夫、同修起居注。及奉使济南,见杨桓贤,遂力荐之。至元二十三年,授嘉议大夫、礼部尚书。迁吏部尚书,秩未满,特授通议大夫、御史台侍御史。 二十四年,扈从东征,屡战有功,迁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使。二十八年,授正议大夫、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使,遂拜河南行省平章政事,驿召赴阙,未拜,以疾卒,年三十九。 〇秃忽鲁 时哈剌哈孙为湖广平章,尝与秃忽鲁同在大宗正,素知其贤,举以自辅,遂授资德大夫、湖广右丞。时湖南、北盗贼乘舟纵横劫掠,哈剌哈孙患之,秃忽鲁曰:「树茂鸟集,树伐则散,戮一人足矣。」盗首乔大使者,居九江,郡守曳剌马丹取赂蔽之,遣使擒以来,狱成,杀而令诸市,群盗顿息。湖南宣慰张国纪创征夏税,民弗堪,秃忽鲁屡请罢之。 至元二十九年,辰州蛮叛,副枢刘国杰、佥院唆木兰往讨之,不利,移文索辰、澧、沅民间弩士三千,哈剌哈孙以民弗习战,强之徒伤吾民,弗许。秃忽鲁曰:「兵贵训练,乃可用也。汉军不习弩,因蛮攻蛮,古所利。」遂与之,果以此获胜。 成宗即位,迁江浙右丞。适岁旱,方至而雨,民心大悦。未几,平章不忽木卒,帝思之,问近侍曰:「群臣孰有似不忽木者?」贺伯颜对曰:「秃忽鲁其人也,且先帝所知。」遂驿召还,赐雕鞍、弓矢,俄迁枢密副使。大德七年卒,年四十八。赠推忠翊亮佐理功臣、荣禄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大司徒、赵国公,谥文肃。 子山僧,仕至晋宁路总管。 〇唐仁祖 时丞相桑哥秉政,威焰方炽,仁祖论议不回,屡忤桑哥,人皆危之,仁祖自若也。迁工部尚书,桑哥以曹务烦剧特重困之,仁祖处之甚安。寻出使云中,桑哥考工部织课稍缓,怒曰:「误国家岁用。」亟遣驿骑追还,就见桑哥相府中,遽命直吏拘往督工,且促其期,曰:「违期必致汝于法。」左右皆为之惧。仁祖退,召诸署长从容谕之曰:「丞相怒在我,不在尔也。汝等勿惧,宜力加勉。」众皆感激,昼夜倍其功,期未及而办,乃罢。已而桑哥系狱,有旨命仁祖往籍其家。明日桑哥以左右之援得释,众见骇然,目仁祖曰:「怒虎之威,可再犯邪!」悉踰垣以窜,仁祖独不为之动,桑哥竟败。 二十八年,除翰林学士承旨、中奉大夫。辽阳饥,奉旨偕近侍速哥、左丞忻都往赈,忻都欲如户籍口数大小给之,仁祖曰:「不可,昔籍之小口,今已大矣,可偕以大口给之。」忻都曰:「若要善名,而陷我于恶邪!」仁祖笑曰:「吾二人善恶,众已的知,岂至是而始要名哉!我知为国恤民而已,何恤尔言。」卒以大口给之。俄除通奉大夫、将作院使。 成宗即位,尊大母元妃为皇太后,以仁祖善书,特敕书册文。复奉诏督工织丝像世祖御容,越三年告成。大德五年,再授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以疾卒,年五十三。赠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追封洹国公,谥文贞。 子恕,初授奉训大夫、寿武库提点。至大中,迁翰林待制,后累迁至亚中大夫、侍仪使。 〇朵儿赤 未几,台臣奏为云南廉访副使。时云南诸蛮叛,僚佐悉称故而去,朵儿赤独居守。又八月,省臣大惧,归符印欲遁,朵儿赤乃白于梁王,得檄而后出。迁山南廉访副使,未几,复调云南廉访使。会行省丞相帖木迭儿贪暴擅诛杀,罗织安抚使法花鲁丁,将置于极刑,朵儿赤谓之曰:「生杀之柄,系于天子,汝以方面之臣而专杀,意将何为?小民罹法,且必审覆,况朝廷之臣耶!」法花鲁丁竟获免,寻复其官。夷与蛮相雠杀,时省臣受贿,助其报仇,乃诈奏蛮叛,起兵杀良民。朵儿赤奏劾,竟废之。年六十二,卒于官。 子仁通,为云南省理问。天历二年三月,云南诸王与万户伯忽等叛,仁通率官军抗之,没于阵。 〇和尚〔千奴〕〔四〕 十一年,从丞相伯颜渡江,与宋军战于柳子、鲁洑、新滩、沌口,伯颜上其功,世祖嘉奖不已。十(三)〔二〕年,〔五〕从平章阿里海牙攻拔岳州,取沙市。至江陵,宋安抚使高达城守拒战,和尚直抵城下,谕以祸福,达遂开门出降,以功升行省郎中。从国兵围潭州,潭守臣李芾坚守,攻之三月不下。十三年,城破,芾死。诸将利于虏略,欲屠其城,和尚宣言曰:「拒我师者,宋将耳。其民何罪。既受其降,即是吾民,杀之何忍。且今列城多未附,降而杀之,是坚其效死之心也。」左丞崔斌曰:「郎中言是。」平章阿里海牙意亦与合,遂从之。一城之人,赖以全活。由是湖南诸郡,闻风皆下。世祖闻之,赏赐加厚,改行省断事官。 徇地广西,督前军攻破静江,遂兼行宣抚事。广西平,授太中大夫、常德路达鲁花赤,以治最闻,擢岭南广西道提刑按察使。时阿里海牙恃功颇骄恣,和尚劾奏不少贷。迁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浙西,宋故都,民众事繁,在职惟务镇静,人服其知大体。卒于官,年四十九。赠宣忠守正功臣、银青荣禄大夫、司徒、上柱国,追封沇国公,谥庄肃。子千奴。 千奴以御史大夫月鲁那延荐,入见大安阁,世祖念其功臣子,即以其父官授之,拜武德将军、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时江浙行中书省、行御史台皆治杭,千奴上言:「行省专控江浙,在杭为宜。行台总镇江南,不宜偏在杭。且两大府并立,势偪则事窒,情通则威亵,盍移行台于要便之所。」后数年,遂移行台于江东。迁山南湖北道提刑按察使。 二十六年,加明威将军,迁淮西江北道提刑按察使。时桑哥秉政擅权,势焰熏灼,人莫敢言。千奴乘间入朝,见帝于柳林,极陈其罪状,帝为之改容。未几,桑哥伏诛,又上言其党犹布中外,宜早处分。改立肃政廉访司,进广威将军,授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使。 三十一年,迁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使,丁祖母忧,服阕。东平、大名诸路有诸王牧马草地,与民田相间,互相侵冒,有司视强弱为予夺,连岁争讼不能定。乃命起千奴治之,其讼遂息。 大德二年,授太中大夫、建康路总管,未行,奉诏使淮东、西问民疾苦,察官吏能否。千奴勤于咨访,兴利除害,还奏军民便宜三十事,多见采用。历江西湖东、江南湖北两道廉访使。时中书平章伯颜等固位日久,党与众盛,所任之人,徇情弄法,纲纪渐坏。千奴摭其实,上于宪台以闻,伯颜等皆被黜。前后七持宪节,刚正不挠,闻朝廷事有不便,必上章极论,未尝以内外为嫌。 七年,授嘉议大夫、大都路总管,兼大兴府尹。驭吏治民有方,以暇日正街衢,表里巷,国学兴工,尤尽其力。俄进通议大夫、同佥枢密院事。上疏言:「蒙古军在山东、河南者,往戍甘肃,跋涉万里,装橐鞍马之资,皆其自办,每行必鬻田产,甚则卖妻子。戍者未归,代者当发,前后相仍,困苦日甚。今边陲无事,而虚殚兵力,诚为非计,请以近甘肃之兵戍之。而山东、河南前戍者,官为出钱,赎其田产妻子,庶使少有瘳也。」诏从之。未几,迁参议中书省事,赞决机务,精练明敏。凡干禄之人由他道进者,一切不用,时论翕然称焉。 成宗崩,迎仁宗于潜邸,奉武宗即位,危疑之际,弥纶补益之功为多。拜荣禄大夫、平章政事、商议枢密院事、左翼万户府达鲁花赤,提调屯田事。赐玉带。 延佑五年,乞致仕,帝悯其衰老,从其请,仍给半俸终其身。退居濮上,筑先圣宴居祠堂于历山之下,聚书万卷,延名师教其乡里子弟,出私田百亩以给养之。有司以闻,赐额历山书院。家居七年而卒,年七十一。赠推忠辅治功臣、光禄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上柱国,追封卫国公,谥景宪。 子龙宝,监察御史;寿童,洪泽屯万户,早卒;不兰奚,南台御史;观音保,袭洪泽屯万户;孛颜忽都,起进士知郑州,以治行第一,入为翰林国史院经历。 〇刘容 十五年,奉旨使江西,抚慰新附之民。或劝其颇受送遗,归赂权贵人,可立致荣宠,容曰:「剥民以自利,吾心何安。」使还,惟载书籍数车,献之皇太子。忌嫉者从而谗之,由是稍疏容,然容亦终不辩。会立詹事院,容上言曰:「太子天下本,苟不得端人正士左右辅翼之,使倾邪侧媚之徒进,必有损令德。」闻者是之。俄命为太子司议,改秘书监。 未几,出为广平路总管。富民有同姓争财产者,讼连年不决,容至,取籍考二人父祖名字,得其实,立断之,争者遂服。皇子云南王至汴,其达鲁花赤某欲厚敛,以通贿于王,容请自往,乃减其费。后以疾卒于官,年五十二。 〇迦鲁纳答思 至元二十四年,丞相桑哥奏为翰林学士,帝曰:「迦鲁纳答思之官,非汝所当奏也。」既而擢翰林学士承旨、中奉大夫,遣侍成宗于潜邸,且俾以节饮致戒。成宗即位,思其忠,迁荣禄大夫、大司徒;怜其老,命乘车入殿。仁宗即位,廷议汰冗官,独迦鲁纳答思为司徒如故,仍加开府仪同三司,赐玉鞍一。是年八月卒。 〇阔里吉思 成宗即位,入见,赐海东青鹘、白鹘各一,及衣服有差。大德二年,改福建行省平章。未几,以福建隶江浙,改福建道宣慰使、都元帅。升征东省平章政事。高丽刑政无节,官冗民稀,阔里吉思因悉加裁正以闻。有旨,征入见,俾条析便民事宜。大德五年,复拜湖广平章,踰年,改陕西,以目疾还京师。加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云南诸路行中书省左丞相,卒年六十六。 子完泽,湖广右丞,征广西贼,卒于军。 〇小云石脱忽怜八丹附 未几,命行省扬州,八丹辞曰:「臣自幼未尝去陛下,愿留侍左右。」改隆兴府达鲁花赤,遥授中书右丞,谕之曰:「是朕旧所居,汝往居之。」八丹又辞,帝不允。居三年,海都叛,奉旨从甘麻剌太子往征之,师还,以功赐金一铤。卒赠银青(光)〔荣〕禄大夫、〔 子阿里,鹰房千户;石得,安西王相府官;德眼,汝定府达鲁花赤;〔七〕阿散,甘肃行省平章政事;腊真,由会同馆使同知通政院,有政迹,官至荣禄大夫、中书省平章政事,兼翰林学士承旨、通政院使,卒。子察乃,金紫光禄大夫、中书省平章政事。察乃子十人:老章,知枢密院事;撒马笃,中书省参知政事。 〇斡罗思 大德六年,授通奉大夫、罗罗思宣慰使,兼管军万户。进正奉大夫。武宗立,召还,授资善大夫、中书左丞,领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大都屯田府事。寻进荣禄大夫、中书右丞,兼翰林国史承旨,仍领武卫屯田。屡奉旨赐赀产第宅,固辞。迁四川行省平章政事。至大二年,召还,以瘴疠卧病不起。皇庆二年卒,年五十有六。赠光禄大夫、益国公。 子博罗普化,初直宿卫,为速古儿赤。至大元年,为翰林侍讲学士,以父疾归侍。延佑四年,复入侍为速古儿赤扎撒孙。至治元年,为速古儿赤五十人之长,兼领皇后宫宝儿赤。二年,袭授河南府同知。子察罕不花,领其所掌宿卫。天历元年,见文宗于汴,入直宿卫,为温都赤。拜监察御史,继迁御史台经历、中书右司郎中。授中宪大夫、隆禧总管府副达鲁花赤。 〇朵罗台 朵罗台之弟阔阔出,亦业弓,尝献所造弓,帝称善,问其父何名,阔阔出对曰:「塔儿忽台,臣之父也。」帝见其状貌魁伟,且问其能射乎?左右对曰:「能。」试之,果然,遂命为近侍。明年,武备寺臣复以其弓献,且奏用之。帝曰:「孔子言三纲五常。人能自治,而后能治人;能齐家,而后能治国。汝可以此言谕之,而后用之。」俄擢为大同路广胜库达鲁花赤。广胜者,贮兵器之所。时总管唐兀海牙以库作公署,置甲仗于虚廪中,多被虫鼠之害,阔阔出言于帝,复之,且责其偿兵器之既坏者。使者薛绰不花、纳速鲁丁以檄取鹰房军衣甲弓矢若干,阔阔出责其入文书,领去。时宪副速鲁蛮令毋入文书,且命有司封钥其库,将点视之,阔阔出不从。事闻,帝命笞速鲁蛮,罢之。 大德元年,升大同路武州达鲁花赤,兼管本州岛诸军奥鲁劝农事。又监建州、利州,改佥四川道廉访司事,拜监察御史,累官中大夫、大宁路总管,卒于官。 朵罗台之子脱欢,初直宿卫,历御史台译史,拜监察御史。迁四川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四川廉访司佥事、枢密院都事,升断事官。其在四川时,尝上疏曰:「内外修寺,虽支官钱,而一椽一瓦,皆劳民力,百姓嗟怨,感伤和气。宜且停罢,仍减省供佛饭僧之费,以纾国用。如此则上海阔心,下合民志,不求福而福自至矣。回回户计,多富商大贾,宜与军民一体应役,如此则赋役均矣。为国以善为宝,凡子女、玉帛、羽毛、齿革、珍禽、奇兽之类,皆丧德丧志之具。今后回回诸色人等,不许赍宝中卖,以虚国用,违者罪而没之。如此则富商大贾无所施其奸伪,而国用有畜积矣。」其辞恳直剀切,当时称之。 〇也先不花 二十三年,拜上柱国、光禄大夫、云南诸路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时阿郎、可马丁诸种僰夷为变,讨平之。遂立登云等路、府、州、县六十余所,得户二十余万,官其酋长,定其贡税,边境以宁。 大德二年,迁湖广行省平章。为政不怒而威,不察而明。大事集议,众论不齐,徐决一言,切中事理,咸出人意表。会汴梁行省有妖狱,飞语连湖广平章政事刘(汉)〔国〕杰、〔八〕右丞燕公楠,朝廷(译)〔驿〕召二人者入。〔九〕二人与也先不花尝有违言,也先不花急遣使附奏,明其无他,二人皆得释。八年,迁平章河南行省,河决落黎堤,势甚危,督有司先士卒以备之,汴以无患。九年,进拜上柱国、银青荣禄大夫、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赏赐无虚月,方面以安。至大二年卒。天历二年,赠推忠守正佐运翊戴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恒阳王,谥文贞。子五人:曰亦怜真,曰秃鲁,曰答思,曰怯烈,曰按摊。 亦怜真,事裕宗于东宫,为家令。累拜银青荣禄大夫、湖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延佑元年卒。天历元年,赠推诚辅治宣化保德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武昌王,谥忠定。 秃鲁,历事四朝,起家宗正府也可扎鲁花赤,拜开府仪同三司、中书右丞相、御史大夫、太傅、录军国重事,薨。天历二年,赠怀忠秉义昭宣弼亮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广阳王。 答思,仕至资德大夫、湖南宣慰使。怯烈,仕至中政使。 按摊,事成宗,袭长宿卫,有旨给七乘传使,往侍其父也先不花于湖广。诸道宪司以按摊孝行闻,拜中奉大夫、海北海南道宣慰使、都元帅。海康与安南、占城诸夷接境,海岛生黎叛服不常,按摊威望素着,夷人帖服,生黎王高等二十余洞,皆愿输贡税。在镇期年,以省亲辞去。至大二年,拜资德大夫、中书右丞,行浙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未几,奔父丧于武昌,以哀毁致疾卒。天历二年,赠秉义效忠着节佐治功臣、太保、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特进赵国公、中书左丞相,谥贞孝。 子阿荣,〔一零〕由宿卫起家,湖南道宣慰副使,历拜奎章阁大学士、荣禄大夫、太禧宗禋院使、都典制神御殿事。 校勘记 〔三〕曾孙祖常考异云:「案马祖常既别为立传,此复附见六十余言,赘矣。」马祖常传见卷一四三。 〔四〕〔千奴〕据本书原目录补。 〔五〕十(三)〔二〕年按本书卷八世祖纪至元十二年三月壬辰、四月丙午条、卷一二九李恒传,元兵下岳州、沙市在至元十二年,据改。下文有「十三年」。 〔六〕银青(光)〔荣〕禄大夫据黄金华集卷二四亦辇真神道碑改。按本书卷九一百官志,文散官四十二阶无「银青光禄大夫」。新元史已校。 〔七〕汝定府道光本改作「汝宁府」。按元无「汝定府」,汝宁府隶河南江北行省。 〔八〕刘(汉)〔国〕杰据本书卷一六二刘国杰传改。蒙史已校。 〔九〕朝廷(译)〔驿〕召二人者入从北监本改。 〔一零〕子阿荣考异云:「当云『阿荣自有传』。『由宿卫起家』以下三十七字皆可删。」阿荣传见卷一四三。 |
||
Copyright © 2014-2015 gsh.yzqz.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