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阅读答案
古典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童话寓言
百家讲坛 武侠小说 中外名人 故事传奇 诗歌散文 其它阅读 成才励志 民俗礼仪 |
您现在的位置: 海阔故事汇 >> 成才励志 >> 把孩子培养成学习的天才 >> 正文 | Ctrl+D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
第9节:新形象确立法 |
||
|
||
或者你嘴上不说,可是心里这样认为:我的孩子积极性特别差。你在言谈举止中经常流露出来:哎呀,孩子,你还是要自信一点嘛。孩子,你应该兴趣高一点嘛。这样做又错了! 作为一个健康的生命,孩子天生的本性是向上的,是热爱学习的,是具有做学生的自信的,是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是有他的意志品质的。 一定要这么认为。 任何一个在人类社会中生活的婴幼儿,一个孩子,必然具备向上积极性。如果现在表现不好,只不过是家长扼杀了,挫伤了;或者环境破坏了。 孩子生来就喜欢问为什么,生来就可能对世界充满好奇,只不过家长没有培育。 要从心底里真正认为孩子是有这五种积极性的,而且要做这样的想象:我的孩子就是有这五种积极性的。现在怎么把他从受过挫伤的环境中恢复出来,重建起来。 这样想象孩子,孩子才有可能成为这个样子。所以,任何埋怨,哪怕是隐蔽的埋怨,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流露出来的对孩子五种积极性的不信任,已经从一开始就破坏了孩子的积极性。 家长不要这样对孩子说:孩子,你要是再有点自信心就好了,你要是再向上一点就好了,你学习兴趣再大一点就好了。这都属于培养孩子积极性方面的错误举错。 描述确立法 新形象确立法的第二种做法是:描述确立法。 要这样描述孩子。家里来了客人,孩子可能正在看书呢,你可以对客人说,我的孩子特别喜欢看书,他有很高的学习兴趣。 要知道我们每天也在接受别人的描述,别人的描述对我们成年人都是有影响的。如果家长反复说一个孩子不爱学习,你看他什么感觉?噢,他可能更不爱学习。 描述孩子的五种积极性是培养五种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孩子今天写作业,哪怕他过去学习不好,但是这一次作业完成得很好,你一定要说,我的孩子特别热爱学习。 要做得自然,不要做得虚假。就好像你过去对孩子很粗暴,现在猛然一变,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了。 你描述孩子追求进步了,这次作业做得比以往哪次都好。你是做妈妈的,跟爸爸讲,跟爷爷奶奶讲,跟客人讲,描述他向上的这点积极性。 很重要。 他今天做作业,该吃饭了还在写,让吃饭了还不吃,这是他学习有毅力的表现,注意力集中的表现。你要描述吗?要描述。 但是描述得要自然,别描述得孩子不好意思,连饭都吃不下去就不可以了。 描述确立法是培养孩子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这五种积极性,如果作为家长从来没有对孩子描述过,是你的失职。 描述得少,也是失职。 描述得效果不是很突出,还是失职。 使孩子和周边环境都相信这种描述 要描述好,而且描述的结果不仅让孩子这样认为,要使周围的人对你的孩子也这样认为。于是,大家不由自主都这样描述了。你看,谁谁家的孩子学习特别有毅力,都八点钟了,还在那儿学呢。别人都吃饭了,他就是不吃,非要做完作业不行。这话又传到孩子耳朵里了,孩子就更有毅力了。 你的描述要使孩子接受影响,还要使周边环境都接受这个影响。如果大家都说你的孩子不爱学习,都说他不向上,都说他注意力不集中,都说他没有毅力,孩子还有什么好环境,还有什么积极性可言? 这些坏描述常常从家长开始。 你成天跟别人说,我的孩子学习特别不注意,特别粗心,特别马虎,你这家长好吗?不好。 所以,描述确立法是我们培养孩子积极性的第二个手段。 心理暗示法 第三个方法和描述确立法联系,叫做心理暗示法。 心理暗示法直接针对的是孩子,它也是通过描述完成的。 你们可以想一想,今天你进来了,所有的人都说,老张,你脸色不太好。你是不是病了?所有的人都对你这么说,你本来没事,结果真觉得不太舒服了。 这叫心理暗示。 那么,对孩子也有个暗示的问题。对孩子学习方面的暗示,主要是对他五种积极性的暗示。 从胎教开始实施暗示 这种暗示从早教甚至从胎教就开始了。 你的孩子特别小,小婴孩,你抱着他,你可以对他说,这是天空,那是太阳。你看,你特别爱学习,特别聪明,这不就是暗示吗?不到一岁,几个月就可以暗示啦。你念念叨叨,孩子都会受影响。 孩子自己看书呢,你可以说,宝宝,你特别爱学习,这是培养他的兴趣,就是暗示他有学习的兴趣。如果说,我的宝宝看书,越来越会看,而且特别聪明,比其他孩子都聪明,这是培养他向上的积极性。 宝宝很小,书掉地下了,自己捡起来,把书放好,说明他善于管理自己的学习,家长都要不断地通过表扬来暗示他。 五种积极性都是可以通过不断的暗示在孩子心中培养起来的。自信心也是一样。注意力也一样啊! 当孩子看书的时候,你说他注意力集中,他不看书的时候你也可以对他说:宝宝,当你学习的时候,你特别专心,你这个专心做得真好。孩子以后就更能进入一种注意力集中的状态。 这是暗示的结果。 心理暗示法同样是培养孩子五种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欣赏、夸奖、鼓励、榜样法 |
||
Copyright © 2014-2015 gsh.yzqz.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