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阅读答案
古典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童话寓言
百家讲坛 武侠小说 中外名人 故事传奇 诗歌散文 其它阅读 成才励志 民俗礼仪 |
您现在的位置: 海阔故事汇 >> 成才励志 >> 怎样培养习惯 >> 正文 | Ctrl+D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
第41节:自我评估 |
||
|
||
需求水平: 你是否对自己在学校里学习的每门科目都热情高涨? 对于学习的课程,你觉得它们更像是负担,还是更像是能解决心中疑惑的信息来源? 你会由于自己提出了一个疑问无法解答,而去找些可能相关的书来看,以求解决自己的问题吗? 你常常觉得学校里学习的东西不够用吗? 你喜欢学别人都不会,甚至可能都没听说过的知识吗?即使你学的东西学校里的任何课程都不教,对自己的成绩看起来也不会有任何帮助。 你经常自己动手做实验,或者做一些有趣的小东西,包括玩具、手工艺品和小发明吗? 积极程度: 你是否因为某个老师讲课质量不高、老师本身不讨人喜欢、课程内容没有意思而不喜欢某门课? 你对特别喜欢的科目,是否经常超出学校学习的进度,提前自学,甚至提前到了高年级才可能学习的部分? 如果父母或者老师不能或者不愿意回答你的某些问题,甚至批评你的问题太离谱或者愚蠢,你会坚持自己去弄懂问题的原因吗? 如果你有的科目成绩很差,你是任其自然地就这样下去,还是坚信自己应该能学好? 如果你的成绩在班里一直都不算好,你觉得自己的学习有没有希望? 如果你的成绩不错,是常常觉得学习太简单、似乎没什么意思呢,还是常常自己找些有难度的题目来挑战自己? 对于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错题,你怎么对待? 适应能力: 对于一门新开设的课程,过了一个多月,甚至一个学期了,你依然觉得没有头绪,常常记不住它的知识点吗? 某门课你原来学得还不错,会因为突然换了一个你不喜欢的老师而成绩下降甚至变成了“老大难”科目吗? 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后,你会因为环境的陌生而影响学习吗? 毅力: 你能坚持每天先做完作业再玩吗? 如果电视里正在播放你喜欢的电视节目,而你做作业又遇到了个难题一时又解决不了,你会放下手里的作业去看电视吗? 对于自己制订的学习计划,你总能彻底执行吗? 意志: 如果周围的同学都说某门学科是副科,不值得花太多时间,而你又特别喜欢,你还愿意继续花很多时间学习它吗? 你认为自己是否必须努力学好现在的所有课程? 你是否对所有的功课都全力以赴并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了? 对于成绩比较差的科目,你是否觉得自己根本不可能学好它,还是觉得自己还需要再想想别的办法,下点苦功夫把它学好? 你能为了提高某门功课的成绩,每天坚持拿出专门的一个小时时间来学习它,连续坚持两个月吗? 独立性: 如果做作业遇到了难题,你会自己解答,还是去问别人,包括父母、同学和老师等? 你有学习课外知识的偏好吗? 你会因为某件事情引起了自己的兴趣,而暂时放下手头的事情,一定弄出个究竟来吗? 二、探索 1.定义和内涵 探索,就是在未知的领域里,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凭借自己的发现和寻找进行学习,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探索来源于兴趣,但不是“三分钟热度”。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弄清楚事物来龙去脉的冲动。当这种冲动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指引着一个人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寻求原因时,就成了真正的探索: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费曼天性好奇,自称“科学顽童”。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念研究生的时候,研究蚂蚁怎样通报信息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这个称号对他名副其实。 为了弄清楚蚂蚁是怎样找到食物的,又是如何通报食物在哪儿的,他着手做了一系列实验。如找个地方放上些糖,看蚂蚁需要多长时间能够找到,找到之后又如何告诉同伴。然后用彩色笔跟踪画出蚂蚁回家的路线,看究竟是直的还是弯的。通过这些实验,他发现蚂蚁是嗅着气味回家的。后来,当他发现蚂蚁成群结队地“光顾”自己的食品柜时,他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成功地改变了蚂蚁们前进的路线,保住了自己的食品。 探索还来源于怀疑。没有疑问,就没有探索。对于别人提出来的观点,不假思索地接受,也会埋葬探索的机会: 科学世家的“小公主”、居里夫妇的女儿伊伦·约里奥·居里,与丈夫一起获得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她小时候非常好动,淘气得像个男孩子,但是自从参加由母亲居里夫人及其好友朗之万、佩兰等人制订的合作教育计划,她的淘气变成了对未知事物强烈的爱好和探索精神。有一次,物理学家朗之万给孩子们出了一个问题:把一条金鱼放进一个装满水的鱼缸里,然后把溢出来的水接在另一个缸子里,结果却发现这些水的体积比金鱼的体积小,为什么? 孩子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伊伦没有参加讨论,而是在想浮力定律--浸在水中的物体所排开水的体积应当与物体体积相等。可是这个定律怎么到了金鱼身上就不灵了呢?又想,朗之万是知识渊博的大物理学家,总不会是他弄错了吧? 一回到家,她就去问妈妈这个怪问题。居里夫人想了想后,笑笑说:“伊伦,你动手做一下,试试看就知道了。”伊伦一定要弄出个究竟,想证实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于是她从实验台上取了个缸子,又弄了条金鱼,开始做实验,结果竟然是溢出的水体积与金鱼的体积一样。 “奇怪呀!为什么朗之万说体积不相等呢?”伊伦想了半天,最后好像下了很大的决心。 |
||
Copyright © 2014-2015 gsh.yzqz.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