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9年第2期
《只有三两重》等4篇
作者:明 强等
字体: 【大 中 小】
只有三两重
■ 明强
从前有个大财主,家财万贯,可 财主夫人的肚子不争气,只生了三个女儿。三个女儿都出嫁了,其中大女婿和二女婿又奸又猾,三女婿却傻里傻气的。财主担心将来分家产时,三女婿要吃亏,就想帮他一把,可又不能明着给,只好暗地里想办法。
这天,财主偷偷找来三女婿,拿出一块黄金说:“明天你大姐夫、二姐夫来了之后,我问你这块黄金有多重,你就说三两,明白吗?”
三女婿忙点头说:“知道了。”
第二天,三位女婿都来了,财主拿出一块红布包着的黄金,说:“谁能说准这块黄金有多重,我就给谁。”
大女婿马上就说:“起码有一斤。”二女婿摇着头说:“不对,只有八两。”财主望了望三女婿说:“你估计呢?”三女婿想了一下,说:“三两。”
财主让丫环找来秤一称,果然是三两。大女婿和二女婿心想:老三平日里傻傻的,怎么今天这么准?肯定有问题!
眼看黄金就要归三女婿了,两个女婿连忙说:“这不算数,再比一次。”
这时,财主夫人正巧进屋,大女婿说:“我们来估计岳母大人有多重,谁说准了就给谁。”财主只好依着他。
大女婿打量了岳母一番,胸有成竹地说:“有一百八十斤。”二女婿用手比划着说:“应该有一百五十斤。”两人说完都望着三女婿,三女婿想都不用想,冲口而出道:“三两。”
大家哈哈大笑,财主只能在一旁摇头。可三女婿不依不饶,非要称一次定输赢。财主只能让丫环找来一杆大秤,还有箩筐和绳子,打算把秤架在树杈上称。可刚把财主夫人放进挂在秤上的箩筐里,绳子忽然断了,吓得财主夫人屁滚尿流。
三女婿喊叫起来:“我说是三两嘛,你们不相信,还要往里面掺水。”
先要说清楚
■ 天一
老谭是一家银行的信贷科长。找 他贷款,说难真难,一般人申请个三五十次,他也不见得搭理你;可说容易也真容易,一句话,只要填饱他的胃袋子和钱袋子,一切都好说。
这天晚上,老谭从“喝得美”大酒店里摇摇晃晃地走出来。看他那红光满面的样子,不消说,这顿酒喝得相当成功,肯定又是宾主尽欢、各取所需了。
老谭跟主人道了别,嘴里哼着小曲,一步三晃地往家走。刚晃了没几步,就被一个人拦了下来,对方恭恭敬敬招呼道:“谭科长。”
老谭斜着醉眼一看:“啊呀,刘经理,这么巧啊。”
刘经理满脸堆笑:“不是巧,我是特意在这里等您的。谭科长,我那个贷款……”
老谭张嘴打了个酒嗝,道:“我说刘经理,你不要着急,我们正在研究呢。不过,先要说清楚……”他一边说,一边摸了摸扣子。
刘经理心领神会,这是要回扣呢,忙说:“清楚、清楚,谭科长,您明天有没有空?我想请您吃个便饭,顺便汇报一下工作。”说着,伸手搀扶了一下老谭,顺手把一张银行卡塞进了他的口袋里。
真是上路!老谭酒醉人不醉,佯装不觉,哈哈一笑:“好吧,咱们明天再说。”
刘经理知道事情成了一半,喜道:“那咱们一言为定,明天见。”刚想转身,忽又想起什么,殷勤地问,“谭科长,要不要我送您回家?”
老谭大着舌头:“不、不用,这点、点、点酒,小意思。”说着右手一甩,把刘经理撇在身后,接着又踉踉跄跄继续往前走,可走出没多远,又被一个人拦了下来。
对方毕恭毕敬:“您好,打扰一下。”
老谭抬眼一看,不认识,心想肯定又是求自己贷款的,就问:“你是谁?找我要钱吗?”
对方大吃一惊:“我没说,您都知道了?”
老谭哼了一声,不屑地说:“你们找我,除了要钱,还能干什么?”
对方深鞠一躬,说:“大哥,我是从外地来这里出差的,没想到钱包让人给偷了,连回去的火车票都买不起了。我人生地不熟的,在这里求了半天,还差十八块钱才够。您行行好,就帮我一把吧。大哥,您留下名字和地址,我保证,回去以后一定把钱还给您……”
老谭酒意上涌,头昏脑胀的,一听这长篇大论就不耐烦:“真嗦,要钱是吧,要多少?”
那人看这糊涂酒鬼这么痛快,心中窃喜,伸过手来,说:“十八块,大哥,您多给点也行,我都一天没吃饭了。”
老谭就伸手去兜里摸钱。这时候,周围有几个闲人围过来看热闹,有人见老谭喝高了,小声提醒说:“别上当,他是骗子,都在这里要了两天钱了。”
老谭才不听他的,从口袋里摸出一张二十元的钞票递过去:“给,拿去吧。”
眼看着钞票就要到骗子的手里,关键时刻,老谭总算悬崖勒马,手一缩,把钱又收回来,说:“别着急,我可没喝多,不糊涂。”
那人以为露馅了,急了:“大哥,我真的不是骗子,您就好心帮帮我吧!”
老谭摇晃着脑袋说:“给你钱可以,不过,先要说清楚。”说着,他一摸衣服扣子。
那人茫然不解:“大哥,说清楚什么?”
老谭又摸一遍扣子,见对方还傻乎乎地装糊涂,火了:“真是不懂规矩,想从我手里借钱,先要说清楚—给我的回扣是多少?”
(本栏题图、插图:顾子易王俭)
我爱记歌词
东关
最近,“唱翻天”歌厅组织了一个
“我爱记歌词”比赛,这个比赛一不比歌喉,二不比唱功,就是比你的记忆力。只要能连续唱对一百首歌的歌词,就可以捧走二十万元巨奖。
可是,活动举行了快半年,愣是没人能拿走那笔奖金。为什么?太难了!这一百首歌都是随机产生的,要想把这些歌词全部唱对,一字不差,可不容易哪。
尽管如此,前来挑战的人还是天天爆满,连几十、几百公里以外的高手都给吸引来了。不过,他们无一不是高兴而来、遗憾而走。
“唱翻天”的老板刘麻子却是乐得合不拢嘴。想当初,歌厅生意清淡,刘麻子无意间从电视里学到这个点子,只是想吸引一下人气来着。没想到,竟让“唱翻天”声名远扬,自己更是赚得盆满钵溢。
这天晚上,歌厅里依然人头攒动,众人争相上台一试身手。刘麻子看看时间不早了,正想宣布今晚的比赛结束,却见一个人走上台来,四十多岁的样子,看着有几分面熟。
那人略显紧张,拿过话筒后,红着脸说:“开……开、开始吧。”竟有几分口吃。
刘麻子暗暗好笑:口齿都不清,你还想拿走大奖?
不料,十首歌过后,刘麻子不由刮目相看,此人虽然讲话口吃,但唱起歌来却相当流利,记忆力也不错,观众群里已经有人开始欢呼了。
三十首歌过后,观众们疯狂了,拼命跺脚、尖叫,若不是歌厅在一楼,楼上还有几层住宅房压着,只怕房顶都要被掀翻了。
五十首歌过后,刘麻子头上开始冒汗。他抬表一看,已是凌晨两点了,忙上台宣布暂停比赛,后面的五十首歌等晚上再继续接上。
天亮后,有高手冲击“我爱记歌词”比赛大奖的消息不胫而走。当天上午,歌厅的门票就被抢购一空了。电视台更是派出了摄制组,准备进行现场直播。
当晚,歌厅里人山人海。在观众们的助威声中,那人一首接一首地唱,势如破竹,等到第一百首歌唱完,全场一片静默,过了两秒钟,突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刘麻子傻眼了,没办法,只好强装欢颜,亲手将二十万元现金捧到对方怀里。
记者自然不会放过这激动人心的时刻,现场采访大奖得主:“你能记住这么多歌曲,一定经常唱歌吧?”
那人摇摇头:“没有,我只是天天听人家唱歌。”
记者感叹道:“那你的记忆力一定十分超群!”
那人谦虚地说:“不是,关键是我天天听、夜夜听,时间一长,自然就记住了。你要是每天听十几个小时,你也会记住的。”
记者万分佩服:“一天要听十几个小时?真是太刻苦了!你是不是为了拿这次的大奖,专门这样练习的?”
那人白了记者一眼:“练习?你想象力可真够丰富的!你以为我愿意听啊?我是不得不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