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阅读答案
古典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童话寓言
百家讲坛 武侠小说 中外名人 故事传奇 诗歌散文 其它阅读 成才励志 民俗礼仪 |
您现在的位置: 海阔故事汇 >> 故事传奇 >> 中国智慧故事 >> 正文 | Ctrl+D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
泰钦解虎脖金铃 |
||
|
||
南唐(五代时十国之一)时候,金陵(今南京)清凉山上有座庙宇,庙内香火旺盛。鸣钟击罄,悠扬荡谷;鸟啼丹树,鹤饮石泉。许多年轻和尚跟从著名的佛学大师法眼禅师在此学习佛法。其中有一个名叫泰钦的小和尚,聪明过人,性格豪放,经常“惹事生非”。 有一次。泰钦躲到后山烧野鸡肉吃,恰巧被寺庙管理者瞧见,被罚面壁三日。可他仍不思悔过,嘻笑称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好像他比不吃荤的和尚还尊重佛祖释迦牟尼。 这自然引起了众和尚对他的嫉恨。 有一天,泰钦私自到山下的集镇上闲逛,走街穿巷,好不逍遥。慢慢游到一家门口挂着“三杯倒”旗牌的酒肆,不看则已,一看他的犟脾气就来了,心想:“你说‘三杯倒’,我偏要喝他五杯,看我倒不倒?” 酒家见泰钦和尚要肉要酒,不免吃惊。因为山上寺庙来打过招呼,凡是和尚来饮酒,一律不准接待。可今儿看在几个铜钱的面上,照样将酒肉端上。 泰钦自斟自酌,美不可言,干脆来了个一醉方休,足足喝了十杯酒。 泰钦喝得酩酊大醉,酒话连篇。竟然还把肚中的污秽物吐在佛堂上,这下可招来了众怒。武和尚们持棒槌地,以示抗议;文和尚们联名上书给法眼禅师,一致要求把这个屡犯戒律、败坏寺规的“不堪造就者”赶下山去,以正寺规。法眼禅师不忍失掉这一聪慧的弟子,但有心担保泰钦吧,众和尚群情激昂,义愤填膺,又怕触犯众怒,影响寺庙的秩序。他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对在场的和尚们说:“泰钦触犯寺规,理应处罚,姑念其学习刻苦聪颖过人,再给他一次机会。试猜一谜,倘若泰钦不能解,而诸位中任何能解,则按寺规将泰钦逼出山门;倘若诸位中无一人能解,而唯有泰钦能解,那么仍留他下来,面壁思过,这样不知可否?” 大家见法眼禅师发话,也就同意了。 法眼禅师接着出一谜语:“老虎脖子上挂着一个金铃,谁能在不伤老虎的条件下把金铃摘下来?” 众和尚想:“杀死老虎能轻而易举地解下金铃,可规定不伤害老虎;不伤害老虎去解金铃,就会被老虎吃掉。”众和尚们绞尽脑什、搜索枯肠,结果仍然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能答得出。 这时,酒意未消的泰钦却说:“我能解谜!” 众和尚向泰钦投去鄙夷的目光,暗暗嘲笑他:“说你的酒话去吧。” 泰钦似醉非醉,笑嘻嘻地说:“解铃还须系铃人。” 法眼禅师舒了口气,说:“泰钦答得对。” 众和尚实在泄气,但法眼禅师有言在先,不便违抗。法眼禅师对泰钦意味深长地重复道:“解铃还须系铃人,善哉!善哉!”泰钦也已领悟到法眼禅师的暗示和训导:自己造成被动局面要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缺点错误要由自己来改正。 从此泰钦继续留在法眼禅师身边,萤光映雪,潜心研读经文,成了精通佛学的著名大师——法灯禅师。 |
||
Copyright © 2014-2015 gsh.yzqz.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