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阅读答案
古典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童话寓言
百家讲坛 武侠小说 中外名人 故事传奇 诗歌散文 其它阅读 成才励志 民俗礼仪 |
您现在的位置: 海阔故事汇 >> 诗歌散文 >> 唐诗鉴赏 >> 正文 | Ctrl+D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
王维《夷门歌》鉴赏 |
||
|
||
夷门歌 王维 七雄雄雌犹未分, 攻城杀将何纷纷。 题材的因袭,包括不同文学形式对同一题材的移植、改编,都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王维《桃源行》固然是成功的一例,而他的《夷门歌》同样也是故事新编式的杰作。 此诗题材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即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历史故事。但从《魏公子列传》到《夷门歌》,有一重要更动:故事主人公由公子无忌(信陵君)变为夷门侠士侯嬴,从而成为主要是对布衣之士的一曲赞歌。从艺术手法上看,将史传以二千余字篇幅记载的故事改写成不足九十字的小型叙事诗,对题材的重新处理,特别是剪裁提炼上“缩龙成寸”的特殊本领,令人叹绝。 诗共十二句,四句一换韵,按韵自成段落。 “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 赵魏唇齿相依, “非但慷慨献奇谋,意气兼将生命酬。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最后一段专写侯生,既紧承前段又遥接篇首,回到救赵事上来。“献奇谋”,指侯嬴为公子策划窃符及赚晋鄙军一事,这是救赵的关键之举。“意气”句则指侯嬴于公子至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刭事。其自刎的动机,是因既得信陵君知遇,又已申燕刀一割之用,平生意愿已足,生命已属多余,故作者着力表现这一点。末二句议论更作波澜,说明侯生义举全为意气所激,并非有求 把一个有头有尾的史传故事,择取三个重要情节来表现,组接巧妙,语言精炼,人物形象鲜明,是《夷门歌》艺术上成功之处。这首诗代表着王维早年积极进取的一面。唐代是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扬眉吐气的时代,这时出现为数不少的歌咏游侠的诗篇,决不是偶然的。《夷门歌》故事新编,溶入了新的历史内容。吴汝纶评此诗“叙古事而别有寄托”,是很有见地的。 (周啸天) 浏览次数: 作者:周啸天 来源:
|
||
Copyright © 2014-2015 gsh.yzqz.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