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阅读答案
古典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童话寓言
百家讲坛 武侠小说 中外名人 故事传奇 诗歌散文 其它阅读 成才励志 民俗礼仪 |
您现在的位置: 海阔故事汇 >> 中国名著 >> 岛六 >> 正文 | Ctrl+D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
落落:亲爱的,我在这里 |
||
|
||
[一] 目前的生活状况是,大概有一个礼拜不会出门,天天在家里对着电脑。和朋友聊天,下动画和日剧来看,有零钱的时候就从外面喊盒饭吃,没零钱的时候就煮方便面。碰到赶稿的时候,大概有连续五天不能踏踏实实睡觉,听到电话铃声会从凳子上吓得跳起来。另外的,如果不是前一阵的《超级女声》,也许就要放弃“看电视”这一项。不过托超女的 福,还看了《探索·发现》,里面讲外星生命,可怜的地球人多么想在茫茫宇宙里找一个伙伴,还看了《 我爱我家 》和《 西游记 》(我爱徐少华!我爱宋丹丹!TAT!)……有时候生物钟很紊乱,开着电视就睡着了,半夜三点的时候又醒来,电视上亮着一片醒目的七色图案,还发出“哔”的声音,表示“节目已全部播放完毕”…… 之所以会说到这些,是因为被本书的主编要求写写“成名之后” 。 我不太认为自己可以被称做“成名” ,这样的形容,好像有点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如果硬要接受这个说法,那,上面所说的流水账就是我的?菖?菖之后。 其实,和?菖?菖之前也没什么不同。 [二] 唉,?菖?菖就是?菖?菖嘛。 [三] 如果把从小到现在所有的梦想列一遍,从最初的“想做天文学家” 、“想做老师”(纯粹是因为给虚构的人名排座位让我感觉很爽……)、“想做面包店师傅”(香香甜甜就是我……)、“想做苹果贩子”……多少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胸无大志目光短浅的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是懒惰而平庸的金牛座,从小的家庭生活也是日复一日的安然,于是几乎没有什么突发事件或人生波折让我决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并且很丢人的是,我很讨厌读书。讨厌数学更讨厌数学老师,同时又和包括英语老师在内的所有老师都有过矛盾。 当然我称之为“矛盾”,在他们眼里也许只不过是“不成器的坏学生又不交作业了”。 所以,想着怎么躲避明天的作业检查和让世界上所有自己讨厌的老师都一夜消失,是当时主要考虑的事。 当然也见过电视里花花绿绿的大明星,或是新闻里报道的谁谁谁又和谁谁谁分手了。但当时,就这样咬着每天的菜包子,一边骑自行车想着讨厌的学校一日又要开始了。所以,谁谁谁又怎么谁谁谁了,完全不在我的关注范围之内(王菲和谢霆锋分手绝对不是我干的!TAT……)。 之所以说到这些,是要表达:哪怕追根溯源到很早以前,?菖?菖这种事,也离普通小孩的生活很遥远。 [四] 更何况听说那些名人很容易被人挖出以前曾经怎样怎样。我的劣迹太多啦。光是数学红灯就够照亮半打小区唉。 不合适。 [五] 其实每个人都曾有过一两件异于俗事的事。真的,或多或少都有。用来说明其实世界并不是我们预料中那样毫无起色的一平到底。只不过类似的事有些不太上得了台面吧。好比初中有个男生在春游时掉进了粪坑。全班人都是屏息肃穆地在巴士上坐了两个小时返回。 他也小小地扬名了。 学校里唱歌很好听的女孩子,或是难得真有像漫画中那么英俊的学生会主席,每次他走过我们低年级的走廊时,都能听到空气里充满了响亮的心跳声“主—席—唉!主—席—唉!”有两次回家路上我和同行的女伴发现他的身影,都会像个白痴一样笑出口水。 连身边很普通的同桌也会因为课桌里曾经爬出过蟑螂而被广为传诵。吃白煮蛋而被噎得直翻白眼差点送医院的初一学生,大家也都略有耳闻。 于是回到我自己身上,也曾经凭借“喜吃苹果”的特殊才干而被“校园舆论吉尼斯”收录过。某天见到陌生的别班学生,他们居然也会说“哦我知道你嘛,一天吃七个苹果当饭的人” 。 我于是有点小得意。 当然也知道对方未必就是褒扬的意思啦。 只是,某个地方某个人会知道你——也不用管是因为吃鸡蛋还是因为吃苹果——好像都有点让人小得意。 [六] 对于“?菖?菖”的定义,本身就是这样泛泛笼统而多种类型。哪怕是现在的落落,也会由于“每天凌晨四点,都会在万籁俱寂的小区穿一袭红衣去24小时便利店买饮料”而被保安认识了。 在他和我爸爸说到“我晓得她啊”的时候,在那一刻,我真的非常非常开心。 [七] 没有出版《年华是无效信》之前,也许我家里最有名的人物应该是妈妈吧(当然现在她也不差)。属马的特性在她教师的职业上很好地体现出来。而我就总是以“懒散摊着”的状态看她忙于读书,忙于研究,忙于开课,慢慢她就走到了这个职位上最好的位置,也收获了许多荣誉奖状。据说学校里的人也都很服她。 妈妈真的一直是家里最拼搏的人。而且加上一定运气的辅佐,我就亲眼看她如 何变成行内出名的人物。 而与此同时,她对我的教育也同样夜以继日地进行。她说人要有所成,不要浑浑噩噩,要有计划,要能吃苦,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大概 )。 但你说,身为一代动漫爱好者加年度懒散之王的我,怎么会轻易地听进去呢。那种好好读书+名牌大学+功成名就的路,听起来就是“无趣”两字。 爸爸在奋斗,妈妈在奋斗,我持续在漫无目的的人生中。 [八] 如果那时有个冥冥中的声音问我:“你想出名吗?” ……我可能会觉得那是闹鬼吧。 [九] 没人这么问过我。自己也没想过要问自己。好像成功的将来不一定用“出名”就可以一言蔽之的。所以当时并没有急吼吼地就把这树立成未来的一个目标。 因为对于实际的我来说,好像银行职员才会是终生的奋斗方向吧。 [十] 初中以前接触过最“有名”的人,大概就是学校里的某个小女孩了。因为长得特别像金铭,所以似乎有电影剧组找到她。消息传开时,堪称沸腾。很快各种各样的消息在原本乏味的学校里飞速滋长。好比那个女孩的父亲其实做到什么什么官,是他托了关系的啦,好比那个女孩的数学成绩其实是作弊来的啦…… 即便原本没有兴趣的人,也会在这样舆论的风潮里被逐渐推动。于是,哪些真的,哪些假的,哪些好的,哪些坏的,都在空气里被尽情地融合搅拌了。 我曾在回家的时候见到过那个女生。其实她也和之前没有什么两样。并不见得眼睛就抬得高些或者说话声就响点。 可那时就止不住地觉得“她确实白了我一眼”或“她确实在高声宣扬自己的近况”了。 为什么呢? 这么无聊的。 [十一] 后来小女孩怎么样了? 谁知道…… 又不是要写她的“?菖?菖之后”。 [十二] 那往后,是怎么渐渐因为“喜吃苹果”或“半夜买饮料”之外的原因而被别人知道了呢。离开了堪称一败涂地的学校后,终于走上了自己希望中的行业。或许由于那是我真心喜欢的领域,不用考查你的数学定理和物理规律,只消你头脑灵活地搞笑或是条理清晰地分析就行了。 多好啊。我喜欢关于动漫的一切。所以要去评论它们,是根本没有任何问题的。也就是那个时候,随着杂志的发行,开始收到读者来信。最初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浸在类似的快乐里,那是与出名还没有关系的,单单是“出门遍地是朋友”般受到肯定的喜悦。 当时已经用起“落落”这个笔名,有许多人,在网上,或生活里,都会说:“哦,落落吗,你好啊。” [十三] 我很好啊。 很好! [十四] 好像写到这里,也找不到所谓“?菖?菖”的切入点,说到底我并没有能称得上“?菖?菖”的经历,而如果把它宽泛到“有很多人知道你”,在我感觉则是“也没有很多人知道啊”。更何况,但凡是出书的人,都会被人知道吧,连麦当劳南京东路餐厅里有个很英俊的帅哥,也已经被很多人知道了啊。 即便会被说成“啧啧,都这样了还不满足”,可也得让我从盒饭与方便面的生活里找到所谓“?菖?菖”的感觉嘛。 [十五] 不说这些了,越抹越黑。 [十六] 那说什么呢。落落是,习惯一个人逛马路,喜欢一个人出门,一个人家里待着——虽然和朋友一起唱K也很开心,一起谈论八卦也很开心,但无奈过于违背我本意的是,如果可以,我也许真的会希望一直这么一个人待下去,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胡思乱想,也有同样安静的氛围让我把这些念头逐一消化。 我一直都是习惯从热闹的聚会里拔腿逃跑的人。 所以,说到这些,是想表明,这个名叫“?菖?菖”的东西,实在与我的属性完全不符。而它带来的各种副产品,甚至让还谈不上“?菖?菖”的我都倍感压力。 [十七] 说倍感压力是文艺的方式。 其实就是讨厌。 [十八] 托《年华》的福,让知道有“落落”这号人的群面被打开了很大一个口子。很多人都算得上是第一次接触我。我在他们面前不过是两个字的符号。关于人和人的接触本身就必须包含长时间的沟通,而这样片面的相交,给我的感觉则是“好喧闹啊,受不了了唉”。 嗯,是有点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味道。 我也很努力地装出“唉,大家一起哈痞啦”的表情。 [十九] 如果换作早几年前,也许作为一个写稿的人不需要被关注到除了文字外的太多东西。又不是歌星,又不是演员,文字工作者一直是很低调而沉默的!他们默默耕耘,吃的是草,挤的是奶! 不过所谓时日大变,什么都偶像化的时代早已来临。然后呢,与之前有什么不同? 你说呢? [二十] 从很早以前就谈不上是有大出息的人。什么都磨磨蹭蹭地不肯主动去做。要别人又推又拉又鞭抽。又不喜欢热闹的地方,坐在沙发上看一天的电视就好。当然必要的交流还是需要的。可我又很怕生。面对生人时不是假笑得太过分,就是冷漠得够可以。 想想要对大众微笑微笑再微笑,真的很有难度(况且我的牙还不够白!)。 [二十一] 和朋友谈到,我的理想是做幕后工作,好比电视台的编导啦,杂志的策划啦( 唉,梦想梦想而已,我没学历进去嘛TAT )。很大程度是受了日剧的影响吧,觉得那些拉风的女强人们在行内呼风唤雨游刃有余的样子非常帅。啊啊,是我这种一天到晚摊在家里吃着方便面的人赤脚也追不上的。 而换作在幕布面前,接受大众考验的主持人或歌星,这份压力却不是我乐意接受的( 纯属意淫……)。也许走在路上会有许多人签名吧,会有很多人关注你又和哪个男明星吃过饭了吧……但无论怎么考量,好像还是幕后黑手类的工作性质更吸引我啊——完全就像深不可测的武林高手,而他们多半时间只扮演着路边的乞丐。 ……我不想扮乞丐,但能低调地走在马路上,谁也不认得的时候,心里却在暗暗美着“哼,其实你们谁也不知道,我跺一跺脚就……”这该有多好啊。是我至高无上的梦想!( 指!) [二十二] 《年华》大卖后很好地缓解了我的某些困难,也让人感觉到信心。这都是毋庸置疑的。我想没什么比能够看到自己的书更让人快乐的事了。谢谢让我实现这一梦想的所有人。 也收到EMAIL,谈感受什么的,因为害羞,我总是不知道该回什么。千篇一律说“谢谢”好像会被认为不诚恳,那就干脆逃走了。 所以我终究要表达的是,虽然很多莫名而片面的关注让人觉得非常别扭——实在不能习惯因为文字以外的原因跑来冲自己指手画脚JJWW的人,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光明的一面嘛,因为无论怎样,哪怕我就厚着脸皮冒充一会“?菖?菖之后”的人好了,在那些明白我想说的话的人中间,他们始终给予了我友情一般可靠的力量。 [二十三] 其实真正在签售的时候只会觉得拘束,虽然中间会乘着空隙搞两个笑,不过终究还是比较紧张的。这就又是所谓“?菖?菖之后”带来的副作用吧,要知道撑着“干笑”的皮囊并不是快乐的事,而我每次坐在桌子后面的感想往往就是“好想回家吃西瓜啊!”或者“好想回家吃馋嘴蛙啊!”之类家常而低俗的念头。 不过,为了卖书,也没办法啦。 只是“希望书卖得好,就会有更多人知道你”的定理让我十分为难。“能不能只有书大卖而人不红的方法啊?”又被人指责说“你想得美!” 唉,好啦好啦,有所得必有所失嘛。我也知道的。 [二十四] 写这个“?菖?菖之后”的文章要面临双重矛盾。说自己已经?菖?菖了吧,觉得也太装模作样了,会被人耻笑的。但老是掩着藏着说“我根本没有?菖?菖啊”时,好像又很容易落进“你这个贪婪的家伙”的舆论里。 不过这些并不是我想说的全部了。 从很小的时候起,你们所知道的这个落落就是没有很大志气的,抓着唯一“语文成绩稍微好点”的救命稻草在家人和老师的压力下苦苦生存的家伙。或许是那时的诸多心理创伤让我变成现在这样歪歪扭扭心思不正的人。而文字就是我唯一能够表达的出口了。 有很多次被急速的打压刺激到而痛哭的经历,也有迷惑到离家出走的过去,有到现在也解不开的人性中的弱点。那些都是藏在很深的皮肉下面的东西。甚至连我自己也不能常常感觉到,只在特定的时候它们才会露出端倪。 就这样,从《岛》开始,到《年华是无效信》,我面对着一个陌生而庞大的读者阶层,还是用自己的文章,尝试与他们沟通。 有不少人看见了。 其中一部分人明白了。 我总是看不见他们所有人的样子,不明白他们所存在的地点。但唯一明白的,假设我真的是已经?菖?菖了的人,那么,?菖?菖所带给我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让那些可能拥有与我类似心境的人,更容易地找到我。 “喂,我在这里。” 毕竟,一直以来的希望是起码还能用文字,找到曾经和我有着相同感觉或经历的人。就像在情绪最混乱不安的高中时,曾经紧紧捏着陈丹燕的书,因为发现有人窥视到自己的秘密而变得安心而又焦虑。于是,后来的某一天,我也拙劣地学习着,希望能在文字铺成的铁轨上,迎来他人的列车。 就像举着手里的标牌走在人群里,遇见一个个停下来对我说“哦,你想找的是我吗”的人。 就是这样的感觉。 [二十五] 我找的就是你呀。 这是我冒着被许多无关的人知道的危险,寻来的你啊。 [二十六] 你好吗? 我。我还不错吧。 |
||
Copyright © 2014-2015 gsh.yzqz.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