怙恶不悛【成语】:怙恶不悛

【拼音】:hù è bù quān

【解释】: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出处】:《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示例】:若授以远方牧民之官,其或~,恃远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诉。 ★《宋史·王化基传》

【近义词】:死不改悔、罪大恶极

【反义词】:翻然悔悟、痛改前非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做坏事

【英文】:be steeped in evil and refuse to repent

【德文】:ohne Reue und unverbesserlich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卫国联合宋、陈等国进攻郑国。郑庄公为了离间卫国的盟国陈国,就派使者去与陈桓公要求和好结盟。陈桓公瞧不起郑庄公,拒绝结盟。郑庄公率大军攻打陈国,打败陈军。史学家评论陈桓公长期做罪恶的事是自食其果的





海阔故事汇 gsh.yzqz.cn 返回成语词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