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轻度智障学生诗歌创作辅导个案研究报告

作者:李玉霞



  方法一:敞开心扉,做笔友,了解焦X的内心世界
  训练前教师以朋友的身份给她写了一封信,表明态度:“我喜欢你,见到你总有 一种亲切感,也深知你在生活中有很多无奈。你是学校中的才女,我愿意和你交朋友,请回信。”第二天,教师收 到 了她的回信,从心中教师仿佛看到了她渴望被人理解,渴望与朋友倾诉的眼神。也就从那 一 刻教师的前期训练开始了。教师与焦X从写条、到写信、到写日记、随笔,最后到面 谈、笔谈 交互进行,教师和她在不知不觉中成了真的好朋友,快乐同享,悲伤共担。有了这种朋 友间的相互信任做基础,使后面的训练进行得很顺利。
  方法二:创造展示机会,获得成功喜悦,使焦X充分感受生活中的快乐
  前一阶段的成功,是后一阶段的最大动力。在训练期间,在学校的支持下,教师利用适应课 、升旗仪式、来宾参观、新年联欢、外出表演、参加比赛,组建文学社等机会,让她在不同 的场合进行诗歌朗诵及创作的展示,在满怀希望的准备中,在激情释放的展示中,在紧张激 烈的比赛中,她找到了自信,她的眼中不再是茫然、暗淡,而是充满了阳光、希望。
  方法三:从学生的诗歌作品中发现问题,用评语交流,使焦X客观了解自己,确立改正方向
  “评语既是教师评价学生的总结性语言,具有激励导向的功能,又使学生明确下一步的努力 方向,客观了解自己的镜子,便于学生自我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对于 焦X的每一 篇作品,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征得她的同意后,按不同时段与其进行评语交流,促使焦X 的诗歌创作水平提高很快进步。(见表2)
   方法四:训练形式不拘一格,使焦X在训练过程中自信心不断增强
  在对焦X的训练过程中,训练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教师所了解的焦X,教师一味的对 她 训练辅导或双方面的互动探讨,确实对她在文章欣赏、朗颂,以及诗歌创作方面有很大地帮 助,但总是一个训练方式,再精彩的内容也有厌倦的时候。
  针对这种情况,在以个别辅导为主的基础上,根据她愿意引人注意的心理特征,参 考她的建 议,在兴趣小组内组建了她为组长的文学小组,在学校中组建了以她为核心“阳光诗社”, 无论是兴趣小组,还是文学社,她既是老师的助手,也是有着训练目标的学生。在 热心帮助 同学的时候,在老师为其他同学进行辅导的时候,她能主动地对照自己的训练状况自觉、自 省、自改,积极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在和小组一起训练的时候,她积极活跃,总有新的诗歌命题,总有好的活动倡议,随时有创
  作的灵感闪现。个别辅导与小组训练相结合的训练形式,使焦X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地增强自信。
  
  5 启示
  
  经过训练,教师们看到焦X虽是一名智障学生但也能敞开心扉,捕捉身边的小事,发现 生 活中的美好,并可以借助写诗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调试自己的不良情绪,成为一名对待人 生积极、乐观,心理健康的青年。从对她的训练过程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5.1 用心观察智障学生,发现他们的潜能
  1983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多元智能理论(Mu 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为人们评估学生能力开辟了新的视角;他对智力进行了 重新的定义:即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 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智能基本上是一种生命的心理潜能[ 4]
  从多元智能的理论中教师们认识到,每一位学生,他们都有没被发现和未被挖掘的潜能。智 障 学生也是如此,因此需要每位教师,用多元智能的理论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用心观察学生 ,真正了解学生的长处,学生的潜能。时时刻刻鼓励他们:天生我才必有用!
  
  5.2 针对学生个体情况,开发潜能要定准目标,选好方法
  “对于学生的潜能开发,要遵循针对性原则,内容方式要适合他们的身心特点。[5] ” 在实践中,要针对智障学生的身心特点,个体情况,潜能类别,定准目标,选好方法,体现 在训练的各个环节,真正把对学生的训练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
  
  5.3 发挥诗歌本身的教育、陶冶功能,开启学生的心灵,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诗歌是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一直被社会各阶层广为流传,“诗言志,歌咏言”(《尚书 尧典》)“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6]都说明诗歌是人们心灵的语言,具有 教育作用、审美价值和陶冶情感的功能。
  在培智学校对智障学生进行诗歌的欣赏、陶冶和创作训练,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教学 辅导形式。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诗歌的这些教育、陶冶功能,发挥诗歌的自身魅力,训练学生 以读诗、写诗的形式,对不良情绪进行释放、解压;并在教师指导下,将诗歌创作从释放情 感的变为调节不良情绪,最后心理得到调适。
  
  5.4 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
  “亲其师,信其道。”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推己及人,每一位教师在做学生时也是这样 过来的[7]。因此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毫无顾忌地向教师敞开心扉,像朋友一 样和教师聊天,向教师倾诉。在和教师一起训练时,积极性会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样,在这 种情况下的教师,训练起来有目标,有尺度,难度会大大减小,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刘风梧.学校美育漫话.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6.97-108
  2 肖非,王雁.智力落后教育通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63
  3 北京市教科院基教处编著.小学生评语改革初探.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
  4 王成全.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2-5
  5 6 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88
  7 北京市宣武区教委编.心理健康教育个案集.2000(内部资料).97
  
  A Case Study on Tutorship of Poem Creation for
  An Elder Student with Mild Mental Retardation
  LI Yuxia (Xuanwu Central Special School, Beijing, 1000 52)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case study on t utorship of poem creation for an elder student with mild mental retardation. The teacher mainly adopts the fo rm of individual training with the group training as the supplement. Meanwhile, the teacher uses training methods of setting stage goals with the student, being the pen pal with the student through journal communication and comment communic ation, organizing the training group and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demonstrati on to introduce the student into poem creation, inspire the student's emotions o f loving life, and teach the student to live healthily with self-confidence. All the above form and methods have achieved good effect.
  Key words mentally retarded student poem creation men tal adjustment
  (责任编校:蔡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