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小学儿童双语学习与认知加工方式发展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 瑾 徐建平
此外,加工方式的发展水平与任务加工完成者个人的知识背景、相应的策略应用有关。实验中鼓励被试用语言表达并解释他们完成任务时运用的策略,分析被试口头报告。发现五年级儿童通常会以一种加工方式为主,同时辅之于另一种加工方式,两种加工协同运用解决任务。在数字记忆任务中,五年级被试比三年级被试更倾向于使用同时策略记忆以扩大短时记忆组块的信息数量。随着年龄增长和年级递增,认知策略不断发展和完善,不同的教育、教学模式和各种认知技能培训活动,能够促进儿童认知方式的形成与发展。
4.4 任务材料类型对认知加工方式的影响
实验任务材料分为图形类和言语类两种,经检验表明:儿童完成两类任务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两种加工是平等的。在不同水平层次上,都要求两种加工的参与。对于言语、空间、情节、或语义四类信息的加工,同时和继时两种加工方式都适合。这有助于澄清、改变过去把言语编码看作继时加工、把图形编码看作是同时加工的传统认识。同时加工把一组有序的信息形成一个单一编码,继时加工则要保留这组有序的信息。这在言语和非言语任务类型上都有较好的应用。例如:把一组线条看成是一个图形(非言语类);把“马、羊、狗”都视为动物类(言语类),与此类似的任务都使用了同时加工。在记忆序列数字、图形、无意义但有逻辑关系的句子重复任务中,都使用了继时加工。
5 结论与启示
(1)英汉双语平衡发展组小学生的认知加工水平,特别是继时性加工水平的发展,显著优于英汉双语非平衡发展组学生的水平,表明英语学习对其认知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
(2)性别因素、年级水平对学习英汉双语的学生认知加工发展水平影响作用不大,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加工发展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3)学习双语儿童的认知加工水平,在加工任务材料类型上差异不显著。儿童解决任务时运用的认知加工方式和策略取决于加工任务内容,与任务材料呈现形式关系不大。
同时加工和继时加工是个体认知加工的主要方式。提高同时加工水平,可以促进知识的重组,减少信息储存空间,使类化、推理水平得到发展;提高继时加工水平,对儿童逻辑能力、计算能力有显著促进作用。双语学习训练能够促进基本信息加工方式的发展。加强母语与外语的平衡学习,使双语学习不仅只是掌握语言技能,进一步成为训练提高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我国幼儿园、中小学开展语言课程教学时,适时展开第二语言的学习,确保儿童双语学习平衡发展,消除双语学习的相互干扰,并在学习中施以正确策略引导,发挥双语学习对认知方式发展的促进作用,这非常有助于儿童信息加工水平的发展以及认知加工策略在问题解决中的有效使用,最终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反之,认知方式的发展也促进了双语学习水乎的提高。
由于取样地区小学基本都开设了英语课程,本研究未能选取到严格意义的单语儿童,缺少单语对照组比较,希望以后的实验能够弥补。
(责任编校:刘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