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儿童情绪理解的研究方法

作者:佟月华



是非言语性的,只要指出自己的选择即可。研究表明,TEC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一致性指数(index of consistency)为0.68,复本信度系数(coefficient of reoroducibility)为0.90(Pons et a1.,2004),间隔三个月后的再测信度为0.83,间隔13个月后的再测信度(控制年龄和性别的影响)为0.68和0.54。
  
  3 情绪访谈法
  
  情绪访谈(emotional interview)也是一种常用的研究儿童情绪理解的方法。情绪访谈的常见主题是采用开放式问题通过考察个人情绪体验和情绪观点来了解儿童情绪理解的特点。情绪访谈通常由一系列开放式问题构成,儿童对每个问题进行口头回答,访谈者对儿童的言语反应进行笔录或者录音。根据一定的编码系统对儿童情绪理解反应的复杂性进行编码和评分。有些情绪访谈涉及到儿童对他人(如父母)情绪的认识,并且采用互动式,让儿童通过摆弄玩偶、图片加口头回答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目前常用的情绪访谈问卷有Kusche情绪访谈和情绪理解访谈两种。Kusche情绪访谈(KuscheAffective Interview Revised,KAI-R)由Kusche,Greenberg和Beilke于1988年编制,用于考察小学儿童的情绪体验和情绪认知。KAI-R包括情绪表情识别、情绪知识(词汇和定义)、情绪线索识别、混合情绪、情绪隐藏、情绪改变和情绪作用7个结构式访谈,涉及到快乐、伤心、生气、害怕、爱、自豪、内疚、嫉妒、紧张/焦虑和孤独10种情绪或情感。测试者向儿童提出不同的问题,如你怎么知道别人是否快乐呢?你怎样隐藏你的情绪?将儿童的回答记录下来以便编码分类。根据Carroll和steward(1984)的编码和评分标准对儿童的回答进行处理和评分。Carroll和Steward(1984)的编码系统以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将儿童的情绪理解分为四种水平:水平0,水平1,水平2,水平3,分别记0-3分。将拒绝回答问题、不能回答问题(例如,我不知道)、模糊的、不清楚的或不合适的反应编码为水平0。水平1和水平3分别对应皮亚杰理论中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两个阶段: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水平2为过渡阶段,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之间。以情绪隐藏理解为例。Carroll和Steward(1984)将儿童情绪隐藏理解分为四种水平,分别记0~3分。(1)水平0:不知道情绪可以隐藏;没有反应;解释不清楚。(2)水平1:知道情绪是可以隐藏的,但不知道如何隐藏情绪。(3)水平2:知道将情绪隐藏在心里,不告诉别人自己的情绪。不会使用策略来掩饰或者伪装自己的情绪。(4)水平3:认识到通过外部表现或者某种策略来掩饰情绪,即内心感受到的情绪可以与表现出来的情绪不一致。研究表明,KAI-R可以用于研究一般儿童和特殊需要儿童的情绪理解特点,其评分者信度为0.80-0.95。
  情绪理解访谈(Emotional Understanding Interview,EUI)由Cassidy等(1992)编制,包括12个问题,主要用于研究儿童的一般情绪理解能力。EUI涉及到四种基本情绪:快乐、伤心、生气和害怕。在测试时研究者每次将一种表情照片呈现给儿童,然后向儿童提出12个问题,考察儿童情绪识别、情绪体验、对导致情绪产生的情境的理解、情绪表达、对他人情绪表现的行为反应和情绪表现的情感反应6个情绪理解成分。在这6种情绪理解成分中,情绪识别包括一个问题:你认为这个儿童心里感到怎样?情绪体验包括两个问题:(1)你有过这种感受吗?(2)当你在学校与其他同学在一起时,你有过这种感受吗?情绪原因理解包括三个问题:(1)什么事情让你产生这种感受?(2)你能举一个例子说明吗?(3)假如你看到另一个儿童出现这种情况,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让他有这种感受呢?情绪表达包括三个问题:(1)当你产生这种感觉时,你是否把它表现出来,是否让他人看出来?(2)当你产生这种感觉时,你是否让你妈妈看出来?(3)当你产生这种感觉时,你是否让你爸爸看出来?行为反应包括三个问题:(1)如果你妈妈看出你的感受,她会做什么?(2)如果你爸爸看出你的感受,他会做什么?(3)如果你看出你的同学(或者朋友)有这种情绪,你会做什么?主成分分析表明,EUI的情绪识别、情绪体验、对导致情绪产生的情境的理解、情绪表达、对他人情绪表现的行为反应五个成分的Phi系数均在0.30以上,平均在0.52以上,这5个成分能够被合成为一个情绪理解总分。EUI的评分者信度为0.78~1.00。
  运用情绪访谈法的前提是儿童必须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因此,情绪访谈法更适合中高年级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回答问题时能够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便于识别情绪理解水平较高且善于言语表达的个体,但是对语言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学前和低年级儿童则不宜使用。情绪访谈法的缺点是得到的回答零散宽泛、编码和评分比较烦琐,工作量较大。
  
  4 情绪理解问卷法
  
  寇或等(2006)根据KAI-R编制了青少年情绪理解力问卷,问卷采用开放式问题,包括情绪词汇的理解、情绪识别线索、情绪因果关系以及情绪隐藏四个维度。情绪词汇的理解包括情绪概念的理解和情绪词汇的提名,情绪识别线索的理解主要指识别自己和他人情绪的线索,情绪与事件/行为问因果关系的理解包括对情绪引发事件/行为的理解,情绪隐藏的理解主要指对自己和他人是否可以隐藏情绪,以及为什么可以/不可以隐藏情绪的理解。他们运用此问卷对小学中高年级儿童的情绪理解力进行研究,还运用此问卷作为对儿童情绪胜任力干预研究的测量工具。青少年情绪理解力问卷的编码者一致性系数为0.79~0.92。情绪理解问卷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这种方法便于进行大样本调查研究,但是对编码系统和评分标准的要求较高,受儿童书面表达能力的影响较大。
  
  5 总结
  
  选择情绪理解的研究方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在选择情绪理解研究工具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虽然在儿童情绪理解的四种主要研究方法中情境故事法和情绪访谈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是在选择情绪理解研究工具时,应注意研究方法与儿童年龄特征间的匹配。声像测量法和情境故事法中的封闭式问题适用于学前和低年级儿童。情绪访谈法和情境故事法中的开放式问题反应法适用于中高年级儿童。此外,研究者还要注意儿童的个别差异因素如语言能力对儿童情绪理解的影响。研究发现,语言能力对情绪理解的解释率为27%。具体而言,情感采择能力与接受性语言的相关系数为0.45,与口头表达性语言能力中信息量、句子长度、句子语法的复杂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7,0.37,0.24;情绪命名与接受性语言的相关系数为0.38,与接受性语言中的信息量、句子长度的相关系数为0.39和0.19。
  第二,在选择情绪理解研究工具时,研究者应该考虑儿童的特殊需要。声像测量法和情境故事法比较适用于特殊需要儿童,但是在使用情境故事法时应选用适当的呈现模式和反应模式。将故事情境通过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并配合口头陈述这种呈现模式向儿童提供的信息量最多,而词汇与图片相结合的反应模式对儿童的言语能力要求又较少,因此在对特殊需要儿童的情绪理解开展研究时,应选择多种呈现模式和多种反应模式相结合的方式。
  第三,研究者应根据研究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情绪情境法和情境故事法中的封闭式问题便于进行大样本研究。封闭式问题要求儿童在给定的答案中做出选择,便于数据分析处理,但是对答案设计的要求较高,必须在一定理论基础指导下进行答案设计。情境故事法中的开放式问题便于对儿童的情绪理解水平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考察儿童情绪理解的个别差异,但是对儿童的回答进行编码评分时比较复杂、烦琐,不利于大样本分析。
  第四,研究者应注意不同的研究方法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在考察儿童情绪理解水平时,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例如,对儿童混合情绪理解的研究发现,如果使用言语报告的形式对儿童混合情绪进行研究,儿童在11岁时对混合情绪产生较好的理解;而如果不使用言语报告的形式对儿童混合情绪进行研究,儿童在8岁就能够识别混合情绪。因此,研究者在比较不同的研究结果时,应注意研究方法间的差异。
  总之,如何进一步完善儿童情绪理解研究方法,是否可以将现有方法与他人评定如家长、同伴评定、自我评定、模拟情境观察等方法相结合,是有待于解决的问题。此外,后续研究可以考虑联合使用情境故事法、情绪访谈法等不同方法对儿童情绪理解进行研究,比较方法间的差异,提高研究工具的科学性,为全面准确地考察儿童的情绪理解水平提供方法论依据。
  
  责任编校 张彩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