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李 萌 张 冲
——培养意志力。意志力对学习力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毅力支持作用,学习力能否持续发展下去,实践活动能否继续并有成效,关键在于个体的毅力大小。只有不断攻克前进的障碍,才能真正发展学习力,这种保持和推进的动力来自个体的毅力。职业教育系统学生的学习意志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有目的地开展校内外的各种活动为学生创造磨练意志的极好机会。如新生入学军训,下厂实习,校内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运动会竞技、文艺节目的排练和演出,校外的越野、爬山等,都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
——优化信息加工能力。狭义的学习力指的就是信息加工能力,也就是常说的智力因素,具体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理解力、判断力)、学习风格等。教师可以传授职校生各种学习、记忆策略,让他们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克服厌学情绪。
3.3问题:职校生有人际交往困惑
与普通学校学生相比,职校生更善于交往。但是一些学生进入职校后,面对一个新的需要更多交往的群体时,却不知该怎样去与人更好的交往,他们对新的人际交往圈充满了困惑,而且,对异性朦胧的冲动和好感使他们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也出现了困惑。
对策: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克服人际交往困惑
——教师要充分依靠和发挥班委会、团支部等正式群体的组织作用,办好主题班会、联欢会以及校内外活动,尽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要求学生的需要。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活动气氛要和谐,使学生享受到正式团体活动的乐趣,获得心理满足。同时,应扶植一些非正式群体的发展,如鼓励成立业余爱好小组,以正式群体的积极优势和主导作用引导和影响非正式群体的发展方向,努力将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兴趣爱好引入到班集体活动中去,让大家感受到大集体的乐趣,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
——教师可开展青春期教育系列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了解到由于生理的逐渐成熟而引起的各种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习、工作、思想进步以及人际交往的关系。让学生懂得恋爱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生活的全部,不能因为爱而耽误了学业与个人的发展与进步。要培养他们爱的能力,使他们正确看待和处理好感情问题,让学生学会表达爱,学会拒绝爱和学会发展爱。
——推行合作学习制度,也能促进学生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合作学习要求学习者在学习中积极地互相依赖。既合作又竞争是学生健康的行为表现。学生之间要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采用正确的竞争态度和方式,在合作中发展竞争,通过竞争深化合作。
3.4问题:职校生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
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有重要影响,职校生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他们不敢承担经过自己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从而失去了成功的机会,也失去了锻炼潜能的机遇。他们认为自己能力不够,没有完成任务的可能,丧失了努力坚持的动力和信心。他们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个人的缺陷和潜在的困难上,不去注意怎样更好地行动,损害了能力的有效发挥。他们往往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这进一步降低了自我效能感。
对策:采取系统措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为学生提供积累成功经验的机会。交给学生的任务要难度适中、要求恰当,如果任务难度适中,经过个人努力能够胜任,而要求又不过分,就容易感受成功。教师要灵活机动地掌握任务难易度和评价标准。不同人对同一个任务的难易度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调整任务难易度和评价标准是保证积累成功经验、减少失败的有效途径之一。比如将低难度的任务布置给学习差的后进生,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当任务完成后讲评时,夸大他们的成功,使他们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逐渐树立起自信心,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
——给学生提供与其有相似性的榜样。一般情况下,榜样与观察者越相似,那么榜样的行为选择以及所产生的结果对观察者自我效能形成的影响就越大。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甚至还不如自己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当他看到与自己的能力不相上下甚至比自己还强的示范者遭遇了失败,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觉得自己也不会有取得成功的希望。学习者通过与示范者进行比较,参考其表现以判断自身的效能,也可以从示范者的表现中学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了解解决问题的条件,从而影响自我效能感。提供榜样时,一是要给观察者提供榜样的信息,使观察者了解榜样与自己相似的信息;二是要给观察者提供比较的标准,使观察者掌握与榜样对比的依据。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那些从平凡走向成功的身边人,更能成为学习的榜样,更能增强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
——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焦虑水平高的人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烦恼、疲劳则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所承担的任务。因此,唤起积极的情绪,有了良好的心情与稳定的情绪,人们就会认为自己有能力面对困难,从而更积极地去行动,更好地去完成任务或应付困难,而且感受到的压力也会更少些。有很多唤起积极的情绪的方法,比如以正面乐观的方法去寻求理解事情的道理和因果关系,学习自我辩释,摆脱负面的思想可鼓励积极的人生观。另外,经过学习策略的辅导和学习效能的训练干预,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还有,通过时间监控行为的训练,也可提高学生对实施一定行为的自信心,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责任编校:赵小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