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7期
写作话题作文应把握构与谋
作者:杜先宁
比较角度“不佳”、“最佳”的原则,选择的标准,主要有二条:(一)新颖,所谓新颖,就是这角度能反映出“人人笔下俱无”的崭新、独到的主题来,从上面的“青年运河”为例,秦牧同志就放弃了别人用的上述角度,而另外精选了一个新角度,从运河之源鹤地水库旁展览馆陈列的工具——一件件变了形的尺把长的锄头只剩下两寸,鹤嘴锄成了蜡嘴鸟锄等——出发,去表现别人没有写过的主题——共产主义的劳动风格。题为《古董》,很有新意,颇为别致。(二)深刻,最佳的角度能表现出深刻的主题。如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选择了一堂法语课作表现角度,反映出重大而又深刻的主题,这角度就是“最佳角度”。
综上所述,构围谋度的基本要点有三:一是要缩小写作范围;二是要选择最佳角度;三是要把文章写细、写精、写深、写透。做到了这三点,写作定会成功。
第三,构异谋新。构异指避免雷同,另辟奇境。谋新指写作创新。构异思维有四大特点:一是违众性。它对现成的结论,不迷信、不盲从;不唯上,不唯书,也不唯众,而是以新的视角重新加以思考、分析,找出其缺陷与不足,并加以扬弃。二是开拓性。它勇于打破常规,克服思维定势的负效应,想别人之未想,求别人之未求,言别人之未言,标新立异,开拓创新。三是多维性。它从多方面去认识对象,既可以是过去的,又可以是现在的,甚至是将来的,既可以是已知的,也可以是未知的,既可以是错误的,也可以是正确的;既可以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的;既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既可以是顺向的,也可以是逆向的。它采用的方法是双向的:一是辐射式,由里向外的“面”的扩散,二是辐辏式,由外向里的“点”的“聚焦”。四是探索性。它在多种可能性中摸索、试探,并在多次反复中,对事物的各方面加以考察。
针对构异思维的特点,以标新立异为目标,走出旧迹俗圈,进行习作的构思和行文。文章定会新而生辉,深而动情。今年沪上春考作文的话题是“声音”,许多考生写的都是父母、老师教育的声音,内容枯燥且雷同,但一位考生他另择选项选取的声音是时不时从校园上空掠过的飞机轰鸣声。——春风得意时,她觉得那轰鸣声似起程的号角,未来一片光明;而心绪低落时,则幻想自己能在那架飞机上,飞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他还想到每架飞机上那正在或将会发生或哀伤或曲折或感人的故事……这样写她感到意犹未尽,于是又想到了两点:1、生活就像一段旅程,一旦起航便无法后退,即使穿云破雾,也要勇往直前。2、在地上看,空中的飞机不过是一掠而过的一个小点,生活也是如此,许多对自己来说是重要的东西,在旁人看来,也不过是很快就会过去的“一点”而已,所以得意时不忘乎所以,而失意时则应百折不挠。增加了这两点,由飞机的轰鸣声,而引发的哲学感悟,文章的内容无疑就更上一层楼了。
总之,我们在写作时,要善于“独辟蹊径”,也就是要求我们在立意上要有特色的感悟,不人云亦云;选材上要有独到的风光,不陈题旧话;构思上要独具匠心,不四平八稳,波澜不惊;语气上要有独到的魅力,不平铺直叙泛泛而谈。这样文章就会步入新天地,跨上新台阶。
杜先宁,女,湖北宜昌教育学院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