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名人传〉序》赏析
作者:丁明霞
一、语言的修辞美
译文多处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没有希望,没有一道欢乐之光”排比的句式突出了一些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正经受生活的磨难,精神的阵痛,意志的考验……“在肉体与精神的苦难中磨折,在贫穷与疾病的铁砧上锻炼”,“生活为之残害,内心为之碎裂”,用了整句,形式整齐,气势澎湃,表达了名人们在精神和肉体上所受的磨难,“我们也看到闪耀着两朵最纯洁的火焰,正义与自由”,用“两朵最纯洁的火焰”比喻“正义与自由”,“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力和强烈的慈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把名人自身的思想的强力和仁慈的胸怀比作“激流”。这些手法的应用,让语言简洁而不失明快,淡雅而不失隽永。
二、语言的哲理美
罗曼·罗兰的语言极富哲理性,具有思想的厚重感,穿透了生活的假象,抛弃了空虚的外壳,而给人启迪。如文章开头的题记,就用了贝多芬的一句名言“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名言本身就具有哲理性;“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在罗曼·罗兰看来,只有以心灵使自己伟大的人才能成为英难;英雄“主要是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是从过程而非结果的评判角度来对英雄补充作的界定,英雄与成败无关。“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强调伟大的人格最重要。“人啊,你当自助”,人要自信、自立、自强。细心品味还有许多这类的句子。
三、语言的激情美
全文篇幅不长,抒情浓郁,洋溢着对生命、人生的激情与渴望。如“我们应当重新鼓起对生命对人类的信仰!”作者希望更多人吸取“名人”的勇气,在苦难中扬起风帆,在挫折中树立信心,在精神上战胜自我。如“在此英雄的队伍内,我把首席给予坚强与纯洁的贝多芬”一句让人想起贝多芬,一个音乐天才却听觉衰弱,直至耳聋,如鸟儿丧失了美丽的歌喉,雄鹰折了有力的双翅,面对命运的磨难,面对人生的重大打击,他选择了坚强,把悲观深藏在心底,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创造了奇迹,给世人带来精神上的鼓舞和指引。
总之,全文语言激情与理性并用,质朴与隽永共存,如一朵朴素的小花,虽然质朴却芳香溢人。
丁明霞,湖北长江大学文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