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学生艺术创造能力开发的途径
作者:孟 磊
逆向思维法也叫求异思维,也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法,在创造性思维中,逆向思维是最活跃的部分,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会使你独辟蹊径,在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有所发现,有所建树,从而达到了出奇不意的效果。如埃夏尔的作品《鸟变鱼》,这个作品打破了思维定势,将天上飞的小鸟经过渐变的处理手法逐渐演变为河水,而白色的天空逐渐过渡为水里的游鱼,鸟和鱼是图地反转的关系,画面自然和谐,耐人寻味。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结合这样的名作,启发学生,如果按照常规的创作思路,有时我们的作品会缺乏创造性,或是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我们不妨尝试一下逆向思维法,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反其道而行之,遇事反过来想一想,在侧向——逆向——顺向之间多思考,多探究,多溯源,多反复,就会多一些创作思路。如果所教的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逆向思维法,打破常规,思维的独创性也就养成了。
(三)运用发散思维法,培养思维学生的灵活性。
发散思维方法是一种无规则、无限制、无定向的思维,它是从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出发,沿着不同方向,顺应各个角度,提出各种设想,寻找各种途径,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方法。发散思维是通向创新思维的门户,它具有灵活性、流畅性、多变性、新颖性等特点,许多美术教学目标的达成,必须通过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才可实现。如命题创作画,在引导学生理解命题的含义后,就要启发他们对各种选材进行取舍、思考各种组织方式、各种表现方法,灵活地进行处理,以创作新颖、独特的作品。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类似这样的发散思维训练,只要有意去做,内容比比皆是。
四、把创造性思维和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创造能力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仅有艺术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是不够的,还必须以指导学生进行艺术创新实践为主线,把创造性思维和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创造能力,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开拓学生的思路,一方面要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结合起来。比如在中国画学习中突出了中国画笔墨技巧的运用,每幅作品中以不同的笔墨表现不同特征的事物,不同的笔墨表现相同的事物,同样的笔墨又表现不同的事物,利用不同的艺术风格、创作方法来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运用,来锻炼他们的创造能力。
当然,仅有这些学习培养方式还不够,教师还应当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
开拓学生的视野主要表现在,让学生开展艺术欣赏实践活动,扩大欣赏范围,提高艺术综合素养,比如在《外国美术作品欣赏》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多学多看一些不同创作形式、创作方法、创作技巧的作品,多接触各种艺术形式、艺术风格、艺术流派,使他们增加不同的艺术形式带来不同的艺术感受,使他们获得思维上启迪,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打下基础。
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表现在使本学科知识与诸学科知识相互揉合渗透,如引导学生把美术与诗词、戏曲,美术与音乐、布景等学科知识相互揉合渗透,增厚学生艺术创造的文化底蕴。
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表现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美术竞赛、举办画展、参与布景、装饰墙报等,使他们有充分施展才华,展示创造能力的机会,使学生创造能力得到真正意义上培养和提高。
总之,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只要我们以激发学生创造精神为先导,以引导学生掌握艺术创造必备的艺术技能为条件,以训练学生创造思维为中心,以指导学生进行艺术创新实践为主线,以培养创造能力为宗旨,我们就有可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美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与实践》《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中学美术与素质教育》。
孟磊,广东省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