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一个自由的领地

作者:张宾雁 汪 磊

态度而创作的《另一个故事》,首次在广为人知的公众场所展出黑人和亚裔英国艺术家的作品。这些展览因为艺术家的不同肤色而引起新的关注。当然,不管埃瑞怎样担忧,在经过几年的排斥之后,真正担心的不再是他的作品被单独用白布遮盖的奇事,因为他已成为一个先锋,一个不再需要用隐形方式抗议的非白人艺术家,但他着实要开始考虑替换这种正在被接受的关注方式了。
  随着冷战的结束,资本主义无拘束的形式获得全球化巩固,号称“新自由主义”,这也让艺术世界释放出绚烂的色彩。在新自由主义之下,自由的商贸语言被使用,但当脆弱的经济面对无秩序的贸易(包括倾销低成本商品)、私有制、取消福利供应时,那些全球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就会出来强行使用法规来保护富国的工业和农业利益。这样普遍的结果就是全球的低收入、不稳定的职业和高失业率,这些都导致弱小国家的灾难性结局,前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近期描绘了国际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如何制造并加剧了俄罗斯、东亚和其他地方的危机,以及这些频繁的危机对当地居民的致命打击。然而,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虽然财富源源不断涌向跨国集团,但对艺术的最大影响还不是在经济方面,而是直接导致花哨浮夸的艺术语言。可以听到为赞颂文化界线被破坏的合唱,还伴随着大而无当的文化要参与打破商贸界线的目标。艺术界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伴随着全球化的经济与政治上的讨论,到处充满人性化的思考,无论是在学术会议上还是自由报纸里。
  当艺术界已经接受了政治自由的浮夸局面,尤其推崇文化混合或杂交的诸多好处时,所有的视觉元素也迅速被全球资本的梦想所影响,这最终导致艺术评论、体制和作品的迅速改变。全部20世纪90年代的双年展和其他艺术事件都被跨国举办,而城市开始建起新的当代艺术馆或者扩建旧馆。这些博物馆的活动采纳共同的理想,与商业建立同盟,作品更加商业化,并极力在商店和大众公园而不是在图书馆塑造自己的形象,博物馆的活动已具备了稳定的商业特点。与此同时,当代艺术与大众文化中的精选要素紧密结合,已变得非常流行,甚至使用令人迷惑的新词,比如“真实”“实际生活”等。艺术明星从来都是名人,只是现在的艺术舞台看起来更加时髦和通俗,连未成年的表演者也出现在里面,置身于神圣团体的发展轨迹中,艺术与时尚日益被看作密不可分。当青年人的狂热已包围了文化的时候,同样的狂热也充满了整个艺术界。
  
  (作者张宾雁为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副教授,汪磊为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副教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