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故事汇 > 东方玉 > 一剑小天下 >  上一页    下一页
三一


  老妇人看他不会,一面说道:“你要用双手把面具绷开来,轻轻覆到脸上,再用手掌在面部四周按平就好了,这张面具,是我一个世叔送给我的,它唯一的好处,戴在脸上,一点也没有绷得紧紧的感觉,而且你脸上的表情,都可以显得出来,不像一般面具,戴上了就死板板的木无表情。”

  她一面说话,一面伸出手去,帮他用双手绷住面具,戴到脸上,还用手替他在脸上四周轻轻按着,熨贴平整,然后瞧着他一阵打量,笑道:“好了,你自己看到了,也不认识了呢!”

  她在给上官平熨贴面具的时候,两人身子自然凑得很近,上官平鼻中隐隐闻到老妇人衣衫里透出来一股非兰非麝,似有若无的幽香。

  这时听了老妇人的话,忍不住举手摸摸脸颊,只觉脸上甚是光滑,和自己的睑孔差不多,几乎摸不出戴了面具,心中暗暗惊奇,问道:“在下戴了面具,不知长成什么一个模样了?”

  老妇人得意的笑了笑道:“你放心,不会变成丑八怪的,比你本来面目,也差不多英俊……”

  这句话说出之后,她虽然是上了年纪老人,但总归是女人,不觉脸上一热,眼中隐有羞意。上官平当然不会察觉,接着道:“但这面具是老婆婆的,在下怎好一直戴着?”

  老妇人道:“我给你戴了,自然就送给你了。”

  她忽然轻笑道:“等你当了泰山派掌门人,也可以戴了这张面具出游,别人就不知道你就是泰山派的掌门人了。”

  说到这里,忽然“啊”了一声,望着上官平道:“对了,你戴了面具,就不是上官平了,那你叫什么呢?我给你取个名字可好?”

  上官平道:“还要改名换姓吗?”

  “自然要改名换姓才成。”老妇人伸出一根手指悬空画着圈,口中念道:“上官平,平宫上……哦,有没有姓平的?”

  上官平道:“有。”

  老妇人拍手道:“那好,你就叫平让观……嗯,这样太明显了,不如叫让……让贤,对了,让贤这名字很好,含有谦让之意,谦让是一种美德,你就叫平让贤好了。”

  上官平看她很热心,也很起劲,就点着头道:“好吧!”

  老妇人又道:“你和我同行,别人问起来,我们是什么关系呢?”

  上官平道:“在下和老婆婆是……”

  他想不出来,也就说不下去。

  老妇人手指又在向天划着圈,说道:“我们……该说什么好呢?你是……唔……你可叫老身姑姑,就说是老婆子的侄子好了……”

  他眼中流露出笑意,笑得好像很高兴,但脸上却竭力的忍着,不让笑容绽出来。

  上官平点头道:“好的,在下就叫老婆婆姑姑好了。在下从小就没有爹娘,认一个姑姑那是最好没有了。”

  老妇人道:“叫我姑姑,就不能再称在下了。”

  上官平应道:“是,叫你姑姑了,我就该自称小侄了。”

  老妇人喜道:“真是乖侄儿。”

  上官平不觉从心里生出孺慕之思,说道:“姑姑,小侄除了先师,一直没人疼过我,现在有了姑姑,姑姑一定会疼小侄的了。”

  老妇人道:“做姑姑的自然会疼你了。”

  这话说出口,不觉脸上为之一热。

  上官平道:“现在离天亮只有一会工夫了,姑姑一晚没睡,该坐息一会。”

  老妇人当了他姑姑,对他更是关切起来,说道:“你也该坐息一会,才能恢复体力,从现在起,不准再说话了。”

  话声一落,就在殿前靠着柱子坐下,闭目养神。

  上官平也找了一处较为干净的地上,盘膝坐下,做起吐纳功夫来。

  天色渐渐黎明,晨曦渐渐照上石阶!

  老妇人首先睁开眼来,抿着嘴打了个呵欠,又举手拢拢她花白的头发,站起身,就回头叫道:“让贤,可以醒醒啦!”

  上官平倏地睁开眼来,起身道:“姑姑,你不多休息一会吗?”

  老妇人蔼然笑道:“上了年纪的人,那能和你们年轻人此?老婆子只要阖阖眼皮,就算睡过了,天还没亮,已经睁着眼睛等天亮了。”

  说着,忽然笑了起来,说道:“你一定会说老婆子唠叨,一清早就说了一大串话。”

  “怎么会呢?”上官平笑道:“侄儿从小没有双亲,听了姑姑的话,就有说不出的亲切之感。”

  老妇人听得笑了起来,说道:“你少拍我马屁,快到外面溪水里去洗把睑,我们也该上路啦!”

  上官平道:“侄儿戴了面具,可以洗睑么?”

  老妇人哦了一声,说道:“我忘了你戴着面具了,那就不用去洗了。”

  上官平道:“但侄儿要去溪边去照照面貌,不然自己都不认识自己呢!”

  说着,很快奔了出去,在一道小溪边,蹲下身子,照着溪水,看到自己的面貌。老妇人说得没错,这张面貌虽然不像自己,换了一个人,但却生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甚是英俊,只是年纪似乎比自己大了几岁,不觉对着溪水笑了笑,果然和没戴面具一般,连脸上笑容都照了出来。

  回入山神庙,老妇人笑着道:“姑姑没骗你吧!老婆子的侄儿,不长得英俊些,那怎么行,将来不是连媳妇儿都讨不到了?”

  她说的是上官平,自己脸上却不禁感到热烘烘的。

  上官平道:“姑姑,我们可以走了。”

  老妇人点点头,两人离开山神庙,一路南行,中午时分赶到蒙阴,进了城,老妇人看到一家酒楼,传出阵阵刀勺之声,不觉回头道:“让贤,咱们上酒楼去。”

  上官平一摸身边,昨晚匆忙离开祝家庄,连碎银子都没有一分,心头一急,嗫嚅的道:

  “姑姑,小侄身上没带银子,这怎么办?”

  老妇人笑道:“银子我有,不用耽心。”

  她走在前面,跨进酒楼,上官平只得跟了进去。

  老妇人一脚登上楼梯,一名堂倌迎着哈腰道:“老婆婆,几位?”

  老妇人道:“只有我和侄儿两个。”

  堂倌抬着手道:“两位请这里坐。”领着老妇人走到一张空桌旁,说道:“两位请坐。”

  老妇人和上官平各自拉开长凳坐下。

  堂倌送上两盅茶水,放好筷子,一面问道:“二位要用些什么?”

  老妇人道:“你要厨子拣可口的做来就好。”

  堂倌又道:“二位要不要酒?”

  老妇人回头问道:“让贤,你喝不喝酒?”

  上官平道:“小侄不喝。”

  老妇人道:“那就不要酒了。”


海阔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