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不可小看的“教学细节”

作者:陈爱娥




  教学细节,潜在于师生互动之中,它可能是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也可能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透过教学细节,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可以看到学生所生存的教学环境。撷取以下几个教学片段,与大家共享如何生成教学细节。
  
  一、资源利用:轻舟已过万重山
  
  1. 联系生活方言,雅俗共赏。
  片段一:《孔乙己》
  教师:鲁迅先生评价孔乙己这个人时,有这样一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大家是如何理解这句评价的?
  (学生读文章)
  教师:文章哪些地方写了孔乙己的不幸?
  学生1:对“回”字有四种写法,追根问底,分不清重点,这是他的悲哀。
  学生2:他成了别人的笑料,“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教师:你能否用你能讲的一种方言来说说这句话。
  (学生兴趣盎然的用各自的方言讲这句话)
  教师:由此可见,他的不幸就是对大家而言是“可有可无”的。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要求学生“用你能讲的一种方言来说说这句话”这一教学细节,营造、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在方言讲述后,很容易联系上自己的生活实际,动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获知这话中之话,轻而易举的感受到孔乙己的不幸之一是成了人们生活的局外人,是可有可无的。这样一个教学细节,开发利用了母语教学资源,开掘出了语言的深层意蕴,实现了语言教学的潜在意义。
  2. 联系外语,融会贯通。
  片段四:《珍珠鸟》
  教师:文中“我”对珍珠鸟的百般喜爱是溢于言表,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1:从“我”的“抚一抚”这个动作中看出“我”对它们是柔情似水。
  学生2:文中多处用了一个“小”字,从这个“小”字的语气中读出“我”发自内心的喜爱。
  教师:为什么一个“小”字就会给你这样的感受?
  全班学生进入思考状态。
  教师:“小”字在英文中是“little”, 它带有什么意思?
  学生3:它带有“可爱”的意思。尤其是从几个“小家伙”这一称呼中体会出“我”对小鸟由衷的喜爱。
  (全班学生都发出了会意的微笑)
  当多数学生对“小”的理解不甚深入,无法形成共鸣时,教师随即运用了一个教学细节,牵出了“little”这个学生都能理解接受的英语单词,化难为易,浅入深出。这样的细节,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可谓举轻若重。
  
  二、诗化呈现:吹皱一池春水
  
  片段二:《斑羚飞渡》
  教师:如果说老斑羚的行动是一首诗,那它一定是世界上最悲壮的篇章;如果说老斑羚的心声是一曲歌,那它一定是世界上最感人的旋律。让我们用心咀嚼这个片段:(多媒体展示以下分行排列的片段)
  而老斑羚
  就像燃料已烧完了的
  火箭残壳
  自动脱离宇宙飞船
  不
  比火箭残壳更悲惨
  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
  它
  像只突然断翅的鸟
  笔直坠落下去
  教师:(领读)第一对斑羚腾空而起,伤心崖上空划出了一道绚目的彩虹。
  学生:分小组轮流齐读。读毕,脸上写满严肃,感动因此而生成。
  只是把一句话,分行排列,像是一首小诗,然后组织学生轮流齐读,这样一个细节处理,它不仅可以使课堂变得具体、丰富、充实,而且可以使课堂充满着变化和灵动,充满着诗意和创造。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诗化呈现和朗读,吹皱一池春水,学生经历了一次思想的高峰体验和情感的高度震撼。
  
  三、艺术板书:无声胜有声
  
  片段三:《满井游记》
  教师:满井的水有什么特点?
  学生1:“晶晶然如镜”,是明丽、清新的。
  教师:第一段中的水也是亮晶晶的样子吗?从哪看出?
  学生2:从“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一句看出并非如此。
  教师:所以作者感到“局促”。(教师用特殊字体板书“局促”二字,以表“局促”之意。)
  ……
  教师:哪个词语表现出作者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学生3:“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中的“潇然”,是“洒脱、悠闲”的意思。
  (教师又洋洋洒洒的板书“潇然”二字,以表其意)
  如此简单的板书,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用形象的字体变化来表述词语的不同含义。这样的细节是直观的,也是形象的,学生在这种引导性的服务中,走最少的路,欣赏到最好的景,可谓一切尽在不言中,给知识的生成留下一片广阔的时空。
  精彩的教学细节会给我们意外和惊喜,会令我们陶醉和享受,会使我们感受到教学的意味深长和回味无穷。它可能是有意识的互动,也可能是无意识的行为;它可能是教学设计的安排,也可能是教师的即兴行为;它可能影响到多数学生,也可能只对个别学生有效;它可能是一种即时影响,也可能是长效影响。
  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和追求。教学细节虽小,却不能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