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老话题 新思路
作者:周道贵
2.打破以往授课的基本程序,教师要整合教材,预设有效的历史情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新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都必须通过主体参与,才能将新知识纳入认知结构。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首先要整合教材,预设历史情境,扮演好“导演”的角色,让学生凭借自已学习和生活的经验去感受,通过自已的摸索去发现。教师将问题提出后,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探究的时空,让他们有更体验、感悟,实践的机会。要使学生动起来,教师可以打破以往授课的基本程序,即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新课改提倡在课内外开展以探究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因此可用新的教学程序:设置问题情境——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请学生提出初步方案——提出猜想或假设——实验或验证——学生间交流评价——课堂延伸。
教师在整合教材和问题情境“预设”时一定要有利于教学的有效性。一是以学生的知识储存和教材内容为背景;二是设问具有一定挑战性;三是内容为大多数学生感兴趣;四是问题具有一定开放性和有一定思维容量。例如必修Ⅰ专题四第二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一课的部分实录:
课堂导入:
1.中国唯一连续当选一至十届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图片)
2.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2005年,共十届)
自然进入本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人民版)
教师整合教材:良好开端——重大挫折——伟大转折——发展完善
多媒体:良好开端——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年9月)(毛泽东主持八大图片)
解读历史:
我们党已经领导人民取得了以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的决定性的胜利。这就表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了。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举例1:健全法制 (董必武图片)
党中央号召公安、检察、法院和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办事。我认为依法办事,是我们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第一,必须有法可依。这就促使我们要赶快把国家尚不完备的几种重要的法规制定出来……第二,有法必依。凡已有明文规定的,必须确切地执行,依照规定办事;……今后对于那些故意违反法律的人,不管他现在地位多高,过去功劳多大,必须一律追究法律责任。
——董必武在“八大”上的发言
重大挫折——(文革十年1966—1976年)
感受体验:“疯狂”的岁月(教师展示了4组文革图片)——
第一组:毛泽东在天安门接见红卫兵图片,彭德怀被揪斗图片,刘少奇被批斗图片;
第二组:上海一月风暴图片,全国打、砸、强图片;
第三组: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成立图片,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成立图片;
第四组:第三届全国人大(1964~1965年)图片,第四届全国人大(1975年)图片,第四届全国政协会议(1964~1965年)图片,第五届全国政协会议 (1978~1983年)图片。
合作讨论:“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表现。(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读历史:1978年11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11月10日——12月15日)
1.1978年11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11月10日——12月15日) 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各种必要的法律,……”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3.十一届三中全会(12月18日—12月22日)(教师归纳)
发展完善——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感受体验:(展示央视“今日说法”图片)
今日说法:让我们说一说知道的法律、法规(学生讨论)
学生发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教师归纳: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解读历史: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法制→法治)。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1980年8月)强调必须解决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体现了新时期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1982 年11月)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中共第十五次代表大会(1997年9月):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1999年3月)正式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课堂小结:
1. 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2. 重大挫折:文革“十年”
3. 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四、发展完善:依法治国
史海探究:(1980年邓小平会见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图片)
教师设问: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问邓小平:“今后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