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创新英语评价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学芹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多注重“物”的因素,一味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忽视了对学生行为的评价教师要以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为目标,积极创新评价方式,建立客观、公正的学生评价体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改结论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传统的评价往往只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以答案是否正确来评判学生。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教师应把评价当作一个探索增值的过程,充分发挥评价的调节机制,通过评价推动学生朝学习目标不断前进,而不能只注重评价结果。过程性评价主张内外结合的、开放的评价方式,主张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的交叉和融合。评价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和整合。
  
  (二)改指责性评价为激励性评价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受几千年来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教师往往对学生有较高的期望,为达到这一目的,就以严为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往往指责多而激励少,一旦当学生出现某些错误时就横加指责。这样的指责性评价,只会越来越多地扼杀学生的学习潜能,并产生自卑心理,使成绩一落千丈,阻止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作为学生,他同样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和赏识,希望得到教师的注意。因此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改偏差性评价为公正性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作为学生评价主体的教师,因其职业道德、教育思想、人格素养、业务水平、学生观念、心理状况等原因,难免会对学生评价造成偏差,对学生做出种种不客观、不公平、不科学的评价。教师应以培育天下英才为己任教书育人,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要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地位关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摈弃那些冷嘲热讽、谩骂、固着式的学生评价,代之以激励、表扬、欣赏式的评价。
  
  (四)改统一化评价为个性化评价
  评价目标多元。一个班级中的学生。由于现有知识、认知结构、思维能力等的差异,学生的水平难免会参差不齐。用同一教学目标来要求所有的学生。必定是不公平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有不同的层次要求。不管学生采用何种方式方法,只要他积极地参与了英语学习活动,能够使用英语语言有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有创意的回答,都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总之,在实施英语教学中积极创新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