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语文教育在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作者:王学银




  语文教育是其他学科教育的基础,在学生的素质培养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语文课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的作用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体现在它的工具性上,能培养学生的读、说、听、写的能力
  1.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读的能力。首先,读课本。教材中的篇章是经过筛选的范文,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实用性的特点。其次,从课本到课外。我们不能单单读教材,而应把读的内容延伸到课外。其次是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能快速掌握所阅读内容的结构、思路、特点等,使读书有所启发,有所感悟。
  2.能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素质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就应充分重视说的训练。这种说的训练,是学生主动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技能技巧的练。
  3.能科学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传统意义上的听,是学生听教师讲的听,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听。素质教育意义上的听,是培养学生有科学的听的方法,培养学生听的兴趣、习惯。
  4.能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写的能力。语文教育对学生读、说、听、写四种能力的培养,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学生的写,亦即学生的作文水平上。
  
  (二)体现在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上,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1.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审美对象,语文教材本身就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集粹的仓库。所以,语文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优势。
  2.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能力是现今学生素质中重要的一个能力。
  3.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育也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可起到一定作用。课堂教学可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完善学生的思想品质。
  4.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借助教学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完善学生心理素质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语文教育能运用否定之否定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所谓否定之否定,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故意设置错误的结论,让学生从这发挥,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
  (2)借助教学反馈,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教学反馈是发现学生消极心理倾向的最好手段。
  (3)利用课文内容,完善学生心理素质。语文课同其他学科相比,有一个独特的特点,即思想性和文学性的完美统一。它不像政治课以直接的思想训导导致学生厌倦,而是把思想教育不知不觉寓于艺术美感之中。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在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方面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应重视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