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实践与思考
作者:陈余光

下面以“游戏与策略”活动课的两个教学片断为例:
片断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生玩游戏。
(1)游戏规则为:两人轮流从1报到15。每人至少要报1个数,最多报3个数,谁先报到15谁胜。
(2)游戏规则为:两人轮流从1报到20。每人至少要报2个数,最多报3个数,谁先报到20谁胜。
2.学生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取胜?有没有秘诀?
片断二:自主探究,归纳策略
1.猜测:游戏取胜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2.验证。
游戏一:规则:10圆片排成一行,两人轮流拿,规定每人每次可取1至2个,谁先拿到最后一个圆片谁获胜。
○○○○○○○○○○
(1)明确要求。
(2)进行游戏。
(3)汇报(介绍是怎样取胜的)。
(4)观察、探究获胜规律。
(5)小结:想获胜在取时,必须终止在第1、4、7、10上。
游戏二:规则:12个圆片排成一行,两人轮流拿,规定每人每次可取一至3个,谁先拿到最后一个圆片谁获胜。
(1)猜测:获胜者必须终止在哪几个上?
(2)同桌进行1次游戏,验证自己的猜测。
(3)汇报。
(4)小结:想获胜在取时,必须终止在第4、8、12上。
游戏三:规则:12个圆片排成一行,两人轮流拿,规定每人每次可取2至3个,谁先拿到最后一个圆片谁获胜。
(1)独立思考:获胜者必须终止在哪些数上?
(2)汇报。
(3)小结:想获胜在取时,必须终止在第2、7、12上。
3.观察、概括,建立模型。
观察三个游戏过程中的终止数,发现了什么?
4.小结:想取胜,必须要根据游戏规则,把握终止数,像这种从结果开始想,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倒推法。
(二)小课题型活动课
数学来源于实践,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教师应创设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通过学生的调查、体验,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理解社会,体会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信心。“数学小课题”不同于数学课,该过程是围绕各个活动课题(或活动主题)的主要任务而展开的,一般地说它的基本流程为三个阶段:

这里“调查整理阶段”实质上是对实践活动进行定向,包括激发实践活动意向、确定实践活动主题、明确实践活动目的、协定实践活动程序等。“汇报交流阶段”是指将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成果用语言、文字符号、图表、模型、展览等形式表示出来,并作出相应的解释;评价反思阶段一般是对实践活动的过程总结、结果分析、交流甚至答辩等活动,对实践过程的总结,侧重在学生反思探究、实践中的得失。
如《平阳城区车辆情况的调查》的活动流程为:
第一,调查整理阶段:
1.设定调查目标。六年级下册安排了《简单统计》教学内容,在学习了本单元之后,我选择一个主题开展实践活动,意在通过实践活动能收拾信息用统计图表的形式整理数据、分析信息、处理信息,进一步理解统计初步知识,增强学生的数感,感受发展公共汽车事业的必要性。
2.选择调查内容。关于车辆的问题内容很多,经过充分的讨论,确定调查车辆增长情况、城区部分大厦和小区停车情况、城区主要干道车流情况、公交汽车与小汽车(出租车)客运情况。
3.成立调查小组。决定从上面五个调查内容着手,根据同学们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分成五个小组开展调查活动,每一个小组都确定一位小组长。
4.开展调查活动。各小组根据本组的调查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调查活动,有的上网调查,有的到路上统计,有的到小区管理处调查,有的到公交公司调查,有的到车管部门访问。
5.进行数据整理。同学们结合本组数据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统计方式进行整理,有的用统计表,有的用统计图,有的制作了多煤体幻灯准备向大家汇报。
第二,汇报交流阶段:
1.汇报信息,拟定结果。
第一小组汇报的主题:车辆增长情况。
2.交流材料,证实结果。
(1)汇报停车情况。
(2)汇报城区主要干道车流情况。
3.解决问题,形成共识。
(1)提出解决策略。
(2)汇报公交汽车调查情况。
(3)汇报小汽车(出租车)调查材料。
(4)比较出租车和公交车的日用油量和日运客数。
第三,评价反思阶段:
1.总结评价这次活动的全过程,谈谈收获和存在问题。
2.写出调查报告,向全校同学展示。
(三)动手操作型活动课
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量一量、测一测、比一比等形式,让学生在自己的操作、实验中去观察思考,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会数学的价值。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这类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遍。如我让学生综合应用平面图形所学的知识,通过对图形的剪、拼、画等活动,获取丰富的直观体验,初步感知所学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整理复习型活动课
这种形式的活动课就是以一部分知识为基础,设计游戏、竞赛、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我曾组织的“春游中的数学问题”,以学生现实的春游活动设计为题材,让学生综合运用时间与人民币等知识去解决春游中一系列的实际问题,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发展了能力,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数学观念。
(五)数学小知识型活动课
这一类型的活动课就是用一些与数学有关的人、事、物为内容的活动课。如方程史话、圆周率等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收集、交流的过程中增添数学的魅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如“省刻度尺”是日本科学家藤村幸三郎和英国学者杜德尼研究发现的,我把“省刻度尺”的研究成果作为素材,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小组协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等多种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综合实践、合作创新等综合能力,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体现、升华。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教师搭建了创造的舞台,为教师施展自己的才能、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它还没有固定的模式,尤其是学习内容的开发还有一定的局限,有待于进一步实践与探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