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如何处理初中政治新教材

作者:孙志田




  新版初中政治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在内容、编写体例、结构等方面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和修订,更贴近学生生活,适应时代的要求。新教材的实施,为政治教学改革创造了契机,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政治教师,要以全新的理念去面对新教材。
  
  (一)善于激发学生兴趣
  
  政治新教材版式设计生动活泼,美观大方,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内容简练,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案例、材料新颖,突出时代感、生活化,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政治。
  1.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而活跃的动态画面,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有吸引力,大大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政治课教学要彻底改变以前“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授课方法,努力构建开放型的政治课教学。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大家谈、讨论式、启发式、辩论式、探究式、活动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游戏等,让学生进入学习角色,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二)创设师生互动氛围
  
  变过去课堂教学“师—生”的单向传递为现在“师—生”、“生—生”、“生—师”之间的多向交流,构建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形式。在师生互动中,更突出学生的动。如在“人生难免有挫折”教学时,就“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让学生进行辩论。双方运用课前准备的材料展开了辩论,正方以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一生多灾多难,但在挫折面前始终没有停止对天文学的研究,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终于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规律的事例说明挫折能磨炼意志,使人变得更坚强,所以挫折是好事。反方认为挫折常会使人感到极大的痛苦,产生许多的烦恼,使人烦躁不安、苦闷异常、痛不欲生,所以挫折是坏事。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教师适时加以点拨,在双方的短兵相接之后,学生从中了解既然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应该正确认识、积极面对,而且应充分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完善自我的一种锻炼机会。在辩论中,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会了知识,并在互动中锻炼了口才,提高了应变能力,擦出了灵感的火花,碰撞出思维的亮点,促进了彼此间的交流。而且学生积极思维,踊跃发言,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从中感悟到与老师主动交往的快乐,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三)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新教材设计了层次不同的系列开放性情境,有些理论知识的呈现,采取了适当“留白”的方式给出一层空间,启发学生进一步探讨问题;同时设置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性栏目,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并注意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自由发言。如在“了解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教学时,围绕“我认为认识自我的最好途径是……”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既要说出认识自己的最好途径是什么,又要说明为什么,并说明自己的具体做法。经过学生的讨论,畅所欲言,使学生有机会交流和体验。另外,学生在回答问题、表述自己的看法时,教师应少一份指责、否定,多一份理解、肯定。当学生的回答与教材的知识要点出现不一致时,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否则就成了“一言堂”。当学生突然异想天开时,他们的想法或许幼稚不成熟,也不现实,但老师应暂缓判断,并给予支持和鼓励,重视保护、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就会不断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创新,让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得到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