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高中语文指导参与阅读教学法初探

作者:王显文




  2.学生对老师和自己的评价。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评价,是给学生提供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为学生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创设条件。所以,当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主人后,人人都有机会参与评价,都可以畅所欲言,都可以自由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在这样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课堂评价,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评价意见及时反馈,因势利导,有效地把课堂上不懂的问题逐一解决,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针对阅读课堂教学的特点来制作调查表格,通过收集相关的调查信息来获取学生的评价。教师结合学生的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的方式。除了借助评价表来获取课堂教学信息,教师还可以在课后找学生进行个别交谈,获取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评价。
  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他们掌握知识情况如何,在每人的心中都有一定的认识。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学会自己评价自己,使学生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促使学生向更完善、更完美的方向迈进。通过对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和反思,学生不仅知道自己的优势,也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促使自己有意识地改进不足。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针对阅读课堂的特点来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课堂过程中的自我监控和反思,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学生在上完一节课后,能主动地自我反思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投入等。完成这些评价的渠道可以是对形成性练习结果进行反思、总结学习心得等等。
  在阅读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间的多维评价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师评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使学生之间产生了一种合作、竞争的意识,促使学生不断进步,使课堂具有勃勃生机,课堂教学也呈现生命性特征。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建构的指导参与阅读教学法充分展现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主体性和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建了多层次的互动空间,展示了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魅力。“以评促教”,结合互动教学的互动特点展开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全方位的。互动的课堂评价,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达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是对教师的成长、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新课程:语文教育怎样改革[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3]教育部.新课程与学生评价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秦训刚,蒋红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