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论校本课题研究资源及有效管理

作者:乔亚利




  3.校本课题研究“专家”资源的管理。
  “专家”参与到校本课题研究中,对学校及教育研究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在多数学校苦于找不到指导有力的专家或与专家有效合作模式的状况下,NY小学探索到的“专家资源整合”之路,无疑有可资借鉴之处。
  (1)“选择性地邀请专家学者”。“做研究”在当前的教师生活中并不希奇,但想真正地做出研究成果则是不容易的。在课题研究之初,学校通过调查和反思,发现教师做不好研究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学术理论知识、缺乏学术研究技能、缺少观察与积累、缺乏学术表达能力、缺乏继续提升的动力。基于上述的反思,学校邀请了很多知名学者亲临学校做指导,给老师们以非常深刻的启发。教育专家的“声音”被老师们内化到自己的思想中,也给学校注入了强有力的科研力量。
  (2)“针对性地与文本理论对话”。事实上,给予NY教师专业发展以“专业引领”的还有许许多多无法听到的“遥远的声音”,即文本理论。在对NY校长的一次访谈中,她给我们介绍了课题研究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和“柳暗花明”:“在校本课题研究发展到第二年的时候,我看到了两本书,一本是《静悄悄的革命》,一本是《在行动中学做质的研究》。可以说正是佐藤学和陈向明两位专家把我带到了另一个发展的路口,即避免照搬理论专家的宏大的理论研究范式,开展教师基于日常教学生活的课题研究。”
  (3)“适时地与他者经验交流”。NY小学借助南山区先进的课改理念与良好的课改环境,先后创设了“活动教学”特色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特色,使得周边的学校纷纷慕名而来。此外,学校把整合资源的视角扩大到异地和境外,新疆、香港的同类学校被邀请到NY开展“同题异教”活动,为学校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提供现场的学习资源。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NY资源开发的精华,笔者认为“处处留心皆资源”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校本课题研究关系到校本科研、校本研修等“校本活动”能否扎实有效地开展,也影响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的持续发展以及教育研究的整体发展。校本课题研究牵涉到校内校外诸多因素,是一项复杂并具有一定规定性要求的活动。为此,作为学校领导和校本课题研究的负责人,必须从广阔的视角树立“校本课题研究资源”的意识,并掌握有效整合相关资源的策略和方法。惟有如此,才能切实保证校本课题研究顺利、有效地开展,推动“以校为本”各项活动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柔刚.校本课题研究及案例设计[J].南昌高专学报,2005,(5).
  [2]郑金洲.学校教育科研中存在的八大问题[J].人民教育,2007,(6).
  [3]姚江峰.小课题研究:让教师以研究的积极姿态投入教学实践[J].上海教育,2007,(4).
  [4]岗位研修通讯[Z].2005,(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