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高一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高 翔 张伟平




  以上这些提示我们,学习自主性受到相关学习能力的制约,特别是个体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个体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应提供学生积极的情境,给予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权力,培养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策略,并且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师生关系。
  3.自主学习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自主学习与学业成绩有一定的相关。本研究发现,自主学习的三个方面与学业成绩存在正相关,即学业成绩与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呈显著性正相关,与学习过程呈极其显著性相关。这就为学业成绩的差异提供了解释。
  首先,学习策略为个体独立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保障,即“会学”。再次,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共同作用于学习过程,与目标、动机、意志力、价值观等相联系。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使目标设置更加合理,监督策略的执行并且调节自身内部动机与意志力。学习活动中产生的认知的、情绪的和行为方面的反应结果所形成的价值观,将对以后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再次,学业求助能够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帮助个体掌握学习方法。
  因此,掌握学习策略并能够有效地监控策略的应用,对自我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作出积极的调节,学生就更善于学习。如果学生在遇到自已无法解决的困难时,不寻求适应性帮助,选择回避问题,则会导致学业成绩的下降。
  
  (五)结论与启发
  
  1.高一学生总体的学习自主性水平在六个方面存在差异,在学习过程方面不存在差异,女生的学习自主性要优于男生。
  2.高一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力普遍较低,女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能力要高于男生,在学业求助方面的能力也优于男生。
  3.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综上所述,影响高一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主要有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环境和性别差异。
  通过本研究不难发现,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可培养的。深入探讨造成学习自主性水平差异的原因有助于教师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张林,周国韬.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26 (5):870-873.
  [2]庞维国. 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83-293.
  [3]周春风.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性别差异及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25.
  [4]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346-350.
  [5]Dale H.Schunk.[J]., 2005, 40 (2):85-94.[6]Richard S. Newman.[J]. ,Spring-Autumn, 2002:70-8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