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美、德、澳、巴四国教科书循环使用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姜志坚 汪 洋 李小燕 徐春梅
(三)美、德、澳、巴四国教科书循环使用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虽然我国只是对部分教科书进行循环使用,并且具体国情与上述四国有一定不同,但这些国家已经形成的多年的有益经验仍会对我国的教科书最终全面循环使用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1.建立、健全教科书循环使用规章制度,保证教科书循环使用科学有序运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根据要求,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教科书循环使用的规章制度(比如,学校的桌凳损坏也很严重,可将教科书与桌凳编号,从学生入校到毕业,一人一号,进行奖惩。)对教科书的购买、使用、保护、消毒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我国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教科书实行免费发放,教科书所有权在国家手里,家长在不负担义务教育任何费用的前提下成为义务教育实行的监督者和国家教育义务监督员,如果学生不能完成义务教育学业自然就可追究家长的责任。
2.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改变单一的考试评价学生制度。2001年6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我们要力争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学生不再单纯依赖教科书,背诵教科书,这样将有利于教科书的循环使用。
3.稳定课程内容,保证教科书印刷质量,制定教科书合理循环周期。义务教育教科书应当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编写,内容应当力求精简。参考性、辅助性内容不得编入教科书;除少量练习题目外,包含有空白篇幅的练习性内容不得编入教科书;教科书内容应当保持稳定性,未经原审定部门批准,不得修改。当然,在知识迅猛发展的今天,对于更新的内容可以采用补发补充材料的方法予以解决。另外,教科书循环使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它的质量精美、结实耐用,虽然初始成本会很高,但初始成本由国家承担且循环使用,相对成本就降低了。这样高质量的教科书会保证循环使用的周期。
4.学校严格卫生防疫制度,对教科书经常性消毒。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卫生安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这就要求各学校建立学生疾病预防档案。对确实有传染疾病的学生登记造册,并在不损害其自尊心的前提下,采取赠与方法,归学生本人所有。其余学生教科书必须定期、严格进行消毒(比如紫外线杀毒)。
5.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现在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制定了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条例,但要求都过于刚性和笼统。建议通过环境教育及道德教育使学生真正明白教科书循环使用的重要意义,最终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同时,对学校与教师来讲,要正确看待教科书的损害情况(在所难免),切忌出现问题只按规定处理的简单做法,要重点做好学生心理工作,从而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加破坏教科书。
6.加大社会宣传,转变家长及学生观念,树立节约意识。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会有一个认识、适应的过程,要让社会、家长、学生了解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意义,从国家整体利益和经济发展全局看问题,教材循环使用是一件厉行节约、利国利民的好事。因此,应做好宣传工作,使全体国民不但接受教科书循环使用,更要通过这个措施促使全社会增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识。
教科书循环使用在我国才刚刚开始探索,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比如出版商的利益问题(这不属于教育内部问题,故不多做论述)等,这都会影响教科书的循环使用,但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国外十几年的较为成熟的经验将带给我们更多有益的启示,但是我们一定要结合我国国情,切忌照搬国外做法,要在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逐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
[注:本文为四川师范大学第四批学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08jk001)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陈小娅.落实农村中小学免费教科书工作会议[Z].2008.
[2]教育部.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Z].2005.
[3]教育部.二ΟΟ六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2007.
[4]米立公,戎昌海,陈勇.课本循环使用全球调查[N].参考消息,2005-3-10(12).
[5]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6]代小菊.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循环使用之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06,(2).
[7]齐树同.从世界教科书供应制度之比较看教科书租借制[J].教育科学研究,2005.(11).
[8]马莉娟.中小学的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及其应对[J].包装世界,2007,(1).
[9]何宗焕.教科书循环使用:离我们有多远[J].湖南教育,2007,(4).
[1]